欢迎来到9酷文库!

乌镇的似水年华

天下 分享 阅读:1607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复制全文 下载全文

精选文章 -->

精选颐和墨妆,日光倾城 精选颐和墨妆,日光倾城 精选美丽的红蔓藤 精选美丽的红蔓藤 精选走过没有你的风景
“人人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江南一直是优美的所在,是解不开的情节,是抛不掉的相思,是忘不了的前世缘。

如果没有黄磊和刘若英的那次造访,乌镇会更加安静醇美,但也幸亏那次惊鸿的回望,让更多人记住了乌镇的似水年华。

其实,在江南六大水乡中,乌镇一直是最安静的,她不为谁所动,任何时候去都那样气定神闲,乌镇也一直在等待,等待你去感悟似水流年,感悟家园亲情。

今天古镇的东大街西大街被规划为景点区,一进古镇你就会发现,时间仿佛在乌镇停止了。乌镇奇迹般的保留着清代江南的水乡建筑格局。一条河流穿街而过,两岸房屋排列,长廊蔽日,小桥相连。如同风景一般的生活着古镇,会让每一个到乌镇的人长长的沉默和惊讶。

经常有游客人问,乌镇为什么叫乌镇?三个乌镇人会告诉你三种不同的答案。有的说,是因为泥土肥沃色黛,鱼米之乡,不知饥馑;有的说,唐代一个姓乌的将军誓死保护乌镇,血流此地:还有一个会笑着用手指着乌镇的老房子说,你自己看看呢……

原来,乌镇的老房子都是黑色的。和其他古镇一样,乌镇所有的房屋,都是临水而居,面水而居,跨水而居。可乌镇还独创了最美丽的小水阁,它们都是空架河流之上,宛如建在水中,形成沿河而架的小水阁。下部用木柱或石柱打入河床,上架大梁,再构建房屋。远远看去,象飘在水上的小船,又比小船宽敞,微风吹过,河水轻轻流过,仿佛这些小水阁也在缓缓飘摇,便是一副活着的水墨画了。正是乌镇的水阁,

让她有了一个最美的名字——最后的枕水人家。

转过财神湾,绕过逢源双桥,便是东大街的起点了。经过街头一个清代的香山堂药铺,就到了街道。街上很安静,整个镇子象睡着了一般,家家户户都是两层木楼,面河当街。巷子很瘦,房子也很小。江南气候多潮湿,一楼当然就不做卧室了,吱哑一声,哪家二楼的窗户开了,一个阿婆静静的看了你一眼,又关上了窗子。就这样走在老街里,言语便是多余的了。只是,你从来一眼看不到尽头,家家连排着的楼房,将街道逼仄得愈显曲折。细心的,就会悄悄打听一下,乌镇人会告诉你:“街道要是做成直直的,遇见弓箭的追杀,怎么逃命呢?”房子全是木头的,所以街道中间有一座“水龙会”,那就是当年的119了。看到这里,不觉宛尔,防火防盗乌镇都有了。

乌镇人总觉得很奇怪,老房子老街年轻人都不愿意住,都搬到新大街去了,有什么好玩的,你们应该去街道两边的大户人家房子看看,那里有百床馆,有木雕馆,民俗馆,钱币馆,里面才好玩呢。

可游客的想法和他们恰恰相反,大户人家的房子,庭院深深,宽大空洞,摆了再多的展品,也没有灵魂了,房子和人一样是要有灵魂的。所以,乌镇最美的,就是她破旧的民居,石块斑驳的小桥,依稀有点混浊的河水,还有就是象外婆一样慈祥的老人,住在里面。

只是有一户人家,是一定要去的,那就是乌镇人引为骄傲的茅盾先生。1896年7月4日茅盾出生在乌镇。茅盾十岁丧父,母亲陈爱珠,是一位通文理、有远见而性格坚强的妇女。童年时代,他就接受了母亲所教的文学、地理和历史知识。成年之后,茅盾考上北大预科班,又远渡日本留学,回国后潜心从事文学创作,以故乡乌镇为题材写了多部小说,《春蚕》《秋收》《残冬》《林家铺子》,后来在上海编辑《小说月报》,写下了着名小说《子夜》,建国后茅盾成为我国第一任文化部长。

乌镇人会告诉你,连毛主席写信给茅盾都称呼他“雁冰兄”,茅盾心肠好,常常回来看母亲,她老婆也是我们乌镇的。

茅盾的同乡妻子孔德止是一个文盲,曾经问茅盾“北京远,还是上海远?”茅盾和她相伴到老,很多人不解,一个文化部长的妻子居然是一个文盲?茅盾笑笑说,我可以改造文盲。

如果你去过乌镇,你就会明白,什么叫家园故乡,什么叫温馨甜美,什么叫宽厚仁慈。即使是今天,大量的游客走进了乌镇,打破了这里的宁静,乌镇人还是那样平静。老街上的百姓从来不会拉着游客推销一些劣质纪念品,连老街上的看门的黄狗,都是呆呆地打着瞌睡。只是游客多了,老先生们会摇摇头叹一句,我们喝茶的地方没有了……

不管是桥头,还是河边,都有很多茶馆,坐在夕阳下乌镇的长廊里,看着流水,想着心事,家就在桥边,耳边有洗菜的声音,偶尔空气中飘过一阵酒香,是哪家的“三白酒”开了坛,身边走过一个江南的女子,穿的是自家做的蓝印花布的短袄,手里拎着一盒刚做好的姑嫂饼,是不是要送给她的情郎,他们在哪一座桥头相会,也许是相约去修真观听戏,桥下的少年捂着嘴巴偷听会不会笑出声来,远处有一只船要摇过来了,欸乃的桨,轻轻唱和着船娘的歌声……

似乎乌镇就是我前世的故乡,时间没有匆匆淹没她,替我保留着她的容颜,等着我回家。
25338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