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文章 -->
精选血统纯正的汉人是单眼皮?那么双眼皮从哪来?作为中国人要知道 精选醉打金枝的驸马全靠老爸郭子仪撑着腰? 精选历史上6位泄露天机的人,后来都过得如何?结局都出奇的相似 精选70万关东军覆灭:为何仅11天就被苏军团灭?看完才知,啥叫实力碾压 精选甄嬛传:苏培盛到死都不知,对食事发后,甄嬛为何拼死救出槿汐?在《雍正王朝》里,邬思道就是一个博览群书,分析时局,颇有诸葛亮风范的人物,但他却说自己是“阴谋为体”,也就是说,他在玩“阴谋”,而不是一个“阳谋”,一个不能暴露在阳光下的“阴谋”家,一旦暴露在阳光下,那就是死路一条,他唯一能做的,就是“半隐”,离雍正远远的。
自从雍正继位以来,无论遇到什么难题,他都不找邬思道出谋划策,甚至连十三爷胤祥提邬思道的名字都不行。
那么,雍正又怎么会对邬思道如此忌惮呢?
雍正和邬思道的关系十分诡异,由师友变成了君臣,由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变成了心存芥蒂
在《雍正王朝》中,邬思道被刻意塑造成一个超凡脱俗的角色,以凸显雍正积极的一面。
《九王夺嫡》中,几个皇子明争暗斗,为了争夺皇位,打得不可开交,邬思道的算计,让四皇子雍正大放异彩,得到了他想要的东西!
邬思道之所以强大,就是因为他能够领悟到圣意。
虽然佟国维与张廷玉都有读懂皇帝心思的能力,但毕竟他们是跟康熙与雍正混在一起的人,自然不会觉得奇怪。
而邬思道不同,他可以从康熙的书中了解康熙,甚至都没有见过康熙,他每次都只是看看奏折和官报就能猜出皇帝的心意,而且,他还能一针见血,点醒众人,仿佛是康熙内心世界的映照。
四皇子雍正与邬思道本来是主仆之情,亦师亦友。
四皇子在去江南前,就吩咐年羹尧去找一个叫邬思道的人,希望能借助邬思道来做一件大事。
邬思道走进厢房,第一次见到贵客,四爷雍正站在窗前,双手背在身后,背诵着邬思道写的一段话:
“朝廷待其不薄矣,二君设心何其谬也?呜呼!吾辈进退不苟,死生唯命,务请尚方之剑斩彼元凶,头悬国门,以儆天下墨吏!士立紫垣,噤口不言……”
邬思道闻言,双目含泪,激动地说道:“四爷,十年过去了,你还记得这篇文章?”四爷雍正说道,是好文章,自会流传。
众人一听,不由得想起了张子房曾经对刘邦说过的一句:“十年过去了,皇上还记得这个计谋吗?”高祖说道:“好计谋,自会铭刻!”
当雍正在做四阿哥时,他就是一位顾全大局,敢于承担责任,办事干练的皇子,甚至得到了“办差阿哥”的美誉。
在代父筹集赈灾款项的过程中,他曾与八阿哥在江南的亲信发生冲突,在得到十三阿哥胤祥的大力支持后,成功地解决了这一问题。
其后又在追缴欠款过程中,与八旗贵族发生了数次冲突。
在皇位之争中,他受到了智慧邬思道的启发,以“情义化”的方式支持原太子,博得了康熙的欢心,最终击败了呼声最高的八阿哥,登上了宝座。
如果说前半部分,邬思道是“神算子”,那后半部分,则在雍正心目中就是“妖魔”。此话怎讲?
这是因为,雍正的地位发生了改变,与邬思道的关系发生了微妙的改变,原本亲密的关系,也发生了改变。
雍正登基当晚,一回王府,便要将他的幕僚邬思道斩尽杀绝,只因邬思道所知甚多。
那时,邬思道看到雍正眼中有异,便首先祝贺他登上皇位,接着雍正说道:"你立下大功,朕想要重用你"。
这个时候,邬思道已经感觉到了危机,连忙说着:“我有三个不可,第一,我是康熙年间的罪犯,曾因犯罪而被判刑,若你登上皇位,任用令尊时代的犯人为大臣,那就是不孝;
其次,在你登基之前,我提出来的建议都是些阴险的想法,等你登基之后,就必须堂堂正正地统治这天下,所以,无论你做出什么决定,做出什么事情,都必须堂堂正正,况且,如果我没有文凭,你就这么用我,只怕群臣会对你不满。
第三,我的腿又是瘸的,又是余刑之人。”
雍正是个精明的人,邬思道表明自己绝不会为了辅佐她成功而居功自傲,与他夺权,因此他脸上的神色就变得柔和,眼中的杀机也收敛了许多。
邬思道立刻又说出了第四个理由:“我年纪大了,所有的才华都用光了,剩下的都是一些残渣,已经没有什么用了,不如你帮我找个地方,让我告老还乡吧,就像你看着长大的李卫一样,我可以在李卫那里养老,过着自由自在的生活。”
潜台词就是:我可以退休,但绝不能离开你的视线范围。
邬思道深知自己王佐之才,雍正怕他会背叛,毕竟他能助雍正登上帝王宝座,若有二心,也能助别人实现远大的皇帝梦,若是让他告老还乡,那么雍正就失去对他的控制,可是自己若是选择去李卫那里就不同了,李卫深得雍正的器重,唯有投靠李卫,雍正才放心,才会放他走,自身才能得以保全。
因此,邬思道“半隐”到李卫处,才是最明智的决定!
刚愎自用是帝王的特点,他之所以没有去见邬思道,就是不愿意接受“阴谋”上位的事实
因为邬思道亲眼目睹了雍正帝登基的整个过程,所以很是担忧邬思道会不会将以前的事情说出来。
虽不舍得杀死他,留在身边监视,但也一直不放心,因此邬思道转投宠臣李卫的门下后,襄赞机宜,既要替李卫处理公务,又要打理庭院,欣赏花草,又要密切注意雍正在朝堂上的处境和动向。
一开始,他听从隆科多的劝告,让卢民去山西做总督,后来,他向李卫发出了请柬,邬思道从请柬中感觉到了危险,于是离开了李卫处,去了田文镜那里做他的参谋,邬思道也明白,自己迟早会被雍王赶尽杀绝,他要离雍王越远越好,总之,只要离他最近,邬思道都会离他远远的,这正是“邬先生”的计策。
就在邬思道改换门庭之际,邬思道施展其最后的能力,借田文镜之手揭穿诺敏的谎言,并协助雍正化解困境,此乃雍正心知肚明。
诺敏的谎话被揭破,虽然解开了雍王的心结,可是颜面上的问题却没有解决,八爷与他的党羽不但藏在暗处,等着他出丑,更是怂恿满朝大臣力保诺敏,以诺敏并非贪图钱财,而是替朝廷排忧解难,雍王见此,勃然大怒,将手中的奏折全扔在了地上,吓的周围的太监、侍卫大气也不敢喘。
李德全看见救星十三爷胤祥来了,连忙喊道:“十三爷,您来了!”
十三爷捡起地上的一摞奏折,走向雍正,谨慎道:“皇上,何必如此动怒,须得保重身子,发脾气容易伤肝!”
雍正怒道:事先没有一个提醒,事后都是诸葛亮,还一起联名上折子为诺敏求情!
十三爷胤祥想了半天,战战兢兢地说:这件事情,我也些纳闷,要是邬先生在就好了。
那么,当雍正在遇到各种困难的时候,为什么不向邬先生求助?事实上,主要有下几个方面:
首先,刚愎自用是帝王的特征。
事实上,邬思道才是雍正顺利登基的最大功臣,但是,他绝对不会说,他的皇帝之位,是靠邬思道的“阴谋”得来的,帝王都想要树立的就是一个伟、光的影响,若是再启用邬思道的话,难免会被八爷的支持者所诟病,同时他的皇位也会受到质疑。
到了现在,他对邬思道是抗拒的,当十三爷提到邬先生的名字时,他的气愤立刻变成了阴沉,他愤怒地在心中反驳:“难道朕这么多年来的成就,都是靠别人指点吗?皇阿玛之所以将这个大业交给我,就是认为我有能力挑大梁,在亿兆臣民之中,我当然是一代明君,要别人来出谋划策,那朕岂不是阿斗?”
也就是说,当时十三爷胤祥触犯了他禁忌,原本就有人质疑雍正的继位,现在你又提起来邬思道,难不成,我真的是因为邬思道才坐上这个宝座的?
雍正怒视着十三爷,面色一片铁青,看的十三爷瑟瑟发抖,连忙岔开话题,开始建议他如何培养人才的问题。
其次,君王从古至今都有一种神秘感。
邬思道就像神人一般的存在,他足不出家,连康熙都没有见过,只是看了康熙的文章,就能了解康熙的想法,至于雍正,他和他一起朝夕相处了十多年,早就入木三分了,皇上的一切想法,都被邬思道看得清清楚楚,皇上的威严,尊严,神秘,都被他琢磨透了,皇上哪里有秘密可言?
就像是一个人,被人脱掉了衣衫,赤裸裸的出现在了邬思道的面前,你觉得,这种事情,雍正能让它发生吗?绝对不可能!
因此,雍正无论遇到了再难的事,都不会再重新启用邬思道,因为像雍正帝这样的君王,更是如此,他的特点就是果敢刚毅不屈。
最后,雍正一直在考验邬思道的忠心。
邬思道曾经对胤禛说过:“王爷以友道待我,粉身碎骨也只是寻常之报,焉敢苟且?”
雍正是个有仇必报的人,高福(坎儿)只是对雍正没有忠诚到士为知己者死,所以才会被八阿哥胤禩的管家忽悠,背叛了雍正,由此可见,雍正对于不忠者,是绝对不会留情的。
这便是雍正对邬思道的试探,看他到底是忠心不二,还是另有图谋?
而在他看来,田文镜虽然能干,却缺乏变通,必须要有邬思道这个谋士相助。
田文镜虽然是臂膀之臣,但跟李卫比起来,他与皇帝的交情就差一些了,故而让邬思道跟随田文镜,一方面是为了帮田文镜,另一方面也是为了试探邬思道的忠心!
之后,邬思道又以实际行动打消了雍正的顾虑,待到时机一到,便刻意向田文镜索要幕筹,惹得田文镜恼羞成怒,将其逐出,而当邬思道的计策成功之后,更是专门对田文镜说:“东翁,既然你让我离开,你可莫要反悔?
这话里的意思,分明就是你要赶我走的,又不是我自己要离开的,到时候皇上怪罪下来,你可不要自责啊!
田文镜一直在寻找一个可以把他打发掉的理由,现在有了这个理由,他心说:“我不会反悔的!”
后来,雍正微服私访,问起邬思道时,把田文镜吓得一身汗,刚要派人去追时,却被雍正拦住了,因为邬思道已经过了他的考核,虽然不能重用,但也可以让他退隐江湖,安享晚年。
总结
事实上,当初他刚登上皇位的时候,如果有什么困难,他之所以没有去问邬思道,就是因为邬思道擅长揣摩“帝王心术”,他会用“阴谋”,他之前是个皇子,所以他用的手段,虽然不会对皇帝造成什么伤害,但也会暗中进行,但如今他已经登上了皇位,治国要用的是光明正大的手段,所以,他的每一个决定,每一件事情,任命的人,推行的事,都要摆在台面上,让官员,兄弟,百姓,都能看到,而且心服口服。
因此,雍正想要再启用邬思道、玩阴谋诡计,那是不可能的!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