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文章 -->
精选初中美术说课稿范文15篇 精选幼儿园大班语言说课稿范文五篇 精选五年级语文草原说课稿说学法 精选语文励志作文优秀范文5篇 精选语文励志作文优秀范文5篇高中音乐说课稿范文6篇
,我们也将会学习如何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并培养良好的价值观和道德品质。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中音乐说课稿范文,如果大家喜欢可以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高中音乐说课稿范文 (精选篇1)
一、 对大纲、教材与教学目标的分析与把握
高中音乐新课标中指出: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是提升国民素质的音乐教育。在音乐教学中我们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对人文精神的思考、理解和追求。本课的教学重在启迪、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培养健康向上的良好心态。
本课教材是“人音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音乐鉴赏》中的第八单元《划时代的音乐大师---贝多芬》中第十五节《贝多芬》。这个单元主要探究贝多芬的音乐作品,一共有两首,分别是《第23钢琴奏鸣曲》第三乐章和《第九交响曲》第四乐章。重点是通过学习《第九交响曲》第四乐章,引导学生正确把握贝多芬的作品风格及内涵,了解作品的曲式结构,启发学生把学习、生活同乐曲所表达的深刻内涵紧密结合起来。
根据高中《音乐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学生已有的音乐知识和感知能力,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初步了解奏鸣曲、奏鸣曲式及交响曲的基础知识。
(2)能力目标:能够会唱《欢乐颂》的音乐主题;并能看懂4拍子的指挥图示。
(3)情感目标:感受、体验作品的音乐情绪,加强学生对欧洲古典主义音乐及贝多芬精神的认识。
要达到这些目标,单靠教材是完不成的,必须贯彻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必须通过教材引导学生组织学习,构建比较全面扎实的知识结构。
二、教法设计概要
突出音乐学科特点是音乐教育和课堂教学的基本原则。而音乐是听觉艺术,因此,要坚持以聆听为主的教学原则 ,在音乐鉴赏活动中不但要听辨音乐的变化,感受音乐的艺术魅力,还要注重培养学生对音乐情感的辨别力、表现力和理解力,了解音乐表现的方法手段,培养对音乐形象的感知和体验。为此,本课教学将结合运用调查法、启发法、分析法、比较法、合作法等授课的基本方法。
三、学法设计概要
充分调动学生主体意识和自主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
1.在对学生进行学法的指导时,运用体验、探究、合作等学习方法,启发学生在对音乐形像与音乐情感的体验中充分展开想象,建立一定的音乐思维空间。
2.在音乐知识内容的学习方面,采用师生间相互交流合作、共同探究的形式,避免枯燥的知识灌输和单一的讲解。
3.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包括课前准备),引导学生学会收集、整理相关信息,做到会提出问题、能分析问题、善解决问题,增强与他人间的协作能力,享受学习的快乐过程。
四、教学过程概要
本课的主要内容是聆听《第九交响曲》第四乐章,在教学过程中我采用环环相扣的教学模式进行。
1.课题引入:
⑴.聆听《第23钢琴奏鸣曲》第三乐章,并选出内容表达正确选项:
a、又名《热情奏鸣曲》
b、该曲表达的是一种含蓄、优美的情感。
C、以歌颂为主题,曲调庄重舒缓,辉煌灿烂。
d、此曲如莎士比亚的名篇《暴风雨》一样,也是表现人与大自然搏斗的大无谓精神的。 ⑵请同学选出《第23钢琴奏鸣曲》的作者:
a、莫扎特
b、海顿
C、贝多芬
d、巴赫
[设计意图]:通过听辨音乐和选择答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下一环节做好铺垫,并引出课题《划时代的音乐大师----贝多芬》
2.讲授新课:
⑴讲新课之前,先请几位同学把我们上节课要求大家针对以下问题收集的相关资料给大家展示一下。
a、贝多芬的生平简介;
b、贝多芬创作的作品分类;
c、贝多芬《第九交响曲》的创作背景及音乐主题;
d、试举例,说说贝多芬创作的作品主要有哪些?(各组代表介绍)。
[设计意图]:通过引导学生在课堂上展示课外收集相关资料,不仅调动他们积极主动参与音乐教学活动,而且可以培养自主研究学习的良好习惯,为其学习音乐、喜爱音乐,形成良好的人文素养奠定基础。
⑵刚才在“贝多芬创作的作品分类”这个问题里面,我们说他一共写了32首钢琴奏鸣曲;9部交响曲等等。那么给大家5分钟的时间把什么是奏鸣曲、奏鸣曲式、交响曲这三个问题,集体探讨一下并掌握概念。
[设计意图]:采用共同学习、探究的形式,深入知识主题,避免枯燥、单一的知识灌输和讲解。
⑶完整聆听《第九交响曲》第四乐章,回答该作品体现了贝多芬怎样的伟大思想?
[设计意图]:有了以上的音乐知识做基础,着重培养学生对音乐情感的理解能力。
⑷分段鉴赏,听辨后列出各段的演唱形式、人声音色的变化,在表达情感,增强艺术感染力中所起的作用。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对音乐的表现形式及情感的辨别能力和理解能力。
⑸学唱《欢乐颂》主题,体验合唱情绪与表达的感情。说说它对你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方面有什么启迪?
[设计意图]:通过体验合唱情绪,引导学生正确把握作品的风格及内涵,启发学生把学习、生活同合唱所表达的深刻内涵紧密结合起来。
⑹课堂实践:引导学生在学唱的同时,感受4拍子的节奏特点,能看懂4拍子的指挥图示,并尝试指挥合唱《欢乐颂》主题。
[设计意图]:通过课堂实践活动,达到迁移知识,延续创新的目的。
3.拓展与研究
对比聆听维也纳古典乐派的海顿、莫扎特、贝多芬的作品《未完成交响曲》、《小步舞曲》、《命运交响曲》片段。说说有何异同点?
[设计意图]:通过对比欣赏海顿、莫扎特、贝多芬的作品片段,认识古典主义音乐的共同特征及三位作曲家的个性特征。
4.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第九交响曲》的第四乐章,并对“乐圣”贝多芬的生平和坎坷遭遇有了较全面的了解,相信大家也都有不同的收获。大家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都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一些挫折与困难,如何正确的面对这些挫折、困难?或许你已经从贝多芬以及他的作品当中,得到了一些启示……希望同学们都能够树立远大的理想,培养良好的学习心态,勇敢地去面对困难与挑战。
高中音乐说课稿范文 (精选篇2)
一、说教材:
(一)教材内容:本节内容是人音版的第14册第四单元的第一课时《鳟鱼钢琴五重奏》
(二)教材分析:作曲家舒伯特根据诗人舒巴尔特的诗《鳟鱼》,创作了声乐作品《鳟鱼》,旋律轻松、活泼,顿音记号和连续四个十六分音符的多处运用,形象地表现了鳟鱼在水中的灵巧形态。《鳟鱼钢琴五重奏》是一首变奏曲,充分运用音色、速度、力度、调性、节奏等对主题进行变化,细腻地再现了故事情节,形象而生动。
主题:小提琴的演奏舒缓,小鳟鱼的生活平静、悠闲。
第一次变奏:钢琴在高音区主奏主题,弦乐器的衬托,表现河水的清澈透明,小鳟鱼的活泼、愉快。
第二次变奏:中提琴演奏主题,钢琴与之遥相呼应,小提琴以六连音的和声华彩来伴奏,描绘小鳟鱼在清澈透明的河水中悠然自得地嬉戏的情景,“我”的心情也受了感染。
第三次变奏:大提琴、低音提琴深沉的音色,钢琴快速、激烈的音响都预示着危险即将出现;但庞大的主题音乐与快速的伴奏衬托出鳟鱼的单纯、无辜。
第四次变奏:音乐色调突然变暗,钢琴地六连音的反复,小提琴、中提琴与之相呼应,大提琴、低音提琴则奏出装饰的低音部,音乐更显得紧张不安,示意渔夫无情地闯入小鳟鱼愉快、美好的生活,使小鳟鱼遭遇不幸。
第五次变奏:主题由大提琴奏出,其他乐器伴奏。音乐充满了惋惜和叹息,表现出作者对鳟鱼不幸遭遇的同情。
结束段:活泼、轻快地小快板,主题旋律再次出现,在小提琴、大提琴上轮流演奏,钢琴声部也再现出歌曲《鳟鱼》的半奏音型,与开头相呼应。
(三)教学重、难点:对于《A大调钢琴五重奏》这样寓意深刻的作品而言,其欣赏应当以培养兴趣爱好为主,在教师的积极引导下感受体验、鉴赏音乐的风格与特点,从而更深刻的理解作品的寓意。 根据教学大纲要求及教材的特点,我认为了解变奏曲式和室内乐作为本节的重点。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我把变奏曲式作为本节教学的难点。
(四)教学目标:
1 .能够熟悉《鳟鱼五重奏》的主题旋律,对作品所塑造的形象有所了解。
2.结合欣赏音乐作品,初步了解变奏曲式,变奏手法等相关音乐知识,
3.学生在聆听的过程中去获得对变奏曲式和变奏方式的了解,对作品中所塑造的音乐形象的认知,对作品中所表达的情感的体验,从而较深刻的理解作品的寓意。
4.在聆听《鳟鱼》第四乐章时,能分辨各种提琴的音色。
二、教法、学法:我将采用的教法是:
1、引导法:对每一个变奏主题进行讲解,引导学生逐步了解变奏的作用
2、比较法:通过和另外一首变奏曲的的比较,启发学生对其比较。
三、学法:
1、观察法:利用课本上的谱子及乐器图表,观察其每段主题的演奏不同之处。
2、体验法:学唱主旋律,再聆听在其之上的变化。
四、教学程序:
1、课堂引入:先是让学生在屏幕上观看《鳟鱼》歌词并聆听《鳟鱼》这首歌曲,了解这首歌曲的讲述内容,并熟悉歌曲的主旋律,可先学唱一下这首歌,因为将要学习的《鳟鱼钢琴五重奏》是在这首歌的旋律上改编的,为后面的学习做好铺垫。
2、讲授:接下来是讲解《钢琴五重奏》的创作背景,作曲家舒伯特根据诗人舒巴尔特的诗《鳟鱼》,创作了声乐作品《鳟鱼》,旋律轻松、活泼,顿音记号和连续四个十六分音符的多处运用,形象地表现了鳟鱼在水中的灵巧形态。《鳟鱼钢琴五重奏》是一首变奏曲,充分运用音色、速度、力度、调性、节奏等对主题进行变化,细腻地再现了故事情节,形象而生动。 本节课只听他的第四乐章。带问题聆听,这首钢琴五重奏和刚才听的那首《鳟鱼》歌曲有什么不同。
3、欣赏钢琴五重奏《鳟鱼》。
(一)完整聆听:
1、师:同学们,舒伯特还创作了一首《鳟鱼》钢琴五重奏,下面我们就来欣赏它的第四乐章。边听边思考两个问题:主题出现了几次?有哪些乐器在演奏?
2、完整聆听,并请学生边听边用手势把主题出现的次数示意出来。
3、认识变奏曲式。在学生关于主题出现了几次的讨论中,发现主题虽然共出现7次,但它们跑来跑去、变来变去的。有了这个发现,老师把音乐的结构写出(主题 + 出现五次+ 结尾),并简单介绍变奏和变奏曲式。
4、认识钢琴五重奏。在回答第二个问题后,老师介绍钢琴五重奏,使学生认识有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低音提琴、钢琴五件乐器演奏。意图:完整聆听时,通过两个问题和手势示意,使学生思想高度集中,在初步聆听、讨论中,认识钢琴五重奏和变奏曲式。
(二)分段聆听:
1、看谁耳朵灵。 以音色分小组,第一小组代表钢琴;第二小组代表小提琴和中提琴;第三小组代表大提琴和低音提琴,由学生从5个变奏的乐段中挑选乐段听,要求在欣赏的过程中,当听到你们组代表的乐器出现,就请举手表示,主题在哪个乐器组,就请该组把手举过头顶,看谁的耳朵最灵敏。
2、找变化。
(1)在变奏乐段的音色听辩后,老师请学生对这一变奏乐段和原来的主题进行对比欣赏,要求听出主题的变化在哪里?(音色、节奏、调性、速度、力度等)
(2)对不同的变奏产生不同的音响效果及不同的表现力,通过第一次变奏和第四次的变奏进行对比感受,方法是在琴声中歌唱(音色、速度、力度要有鲜明对比),然后分男女声歌唱。【设计意图:提高举手、举高手这一小小动作的参与,使欣赏时,学生对音色的注意高度集中,使其对音色的听辩也迅速起来。通过变奏乐段和原主题的对比欣赏、讨论,使学生对变奏手法有较清楚的了解,通过对比歌唱,对变奏的表现力有进一步的体味。】
3、学唱主旋律,讲解变奏:在原旋律的基础上加上一些修饰或者围绕原旋律作一些变形,使乐曲具有更丰富的表现形式,听起来和演奏起来更多变,有利于乐曲更好地表现其感情。变奏的形式和方法多种多样,一段相同的旋律能通过不同的方法变幻出很多形式的变奏曲。 每一个变奏主题都用了不同的乐器作为主奏乐器,利用教学光盘的乐器表让学生了解各种提琴的声音,熟悉过之后,利用讲《鳟鱼》故事的方法分主题聆听各种乐器在每个主题中的作用。
课堂过程设计说明:在本节课的设计以学生主动参与为主,让学生自己找不同。在课堂教学中,以教师为指导,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体验能力,学会自主探索。
高中音乐说课稿范文 (精选篇3)
各位考官:
大家上午(下午)好!(鞠躬)我是__号考生。今天我准备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为克服重难点采取的教法和学法、教具准备、教学过程等方面对本节课进行阐述。
一、说教材
首先我想先谈一谈对教材的理解。
《我和我的祖国》是选自人音版高中歌唱教材第二单元。这是一节歌唱课,通过学习艺术歌曲《我和我的祖国》,理解艺术歌曲的演唱要求,学生能够掌握体会到感受当代祖国颂歌的美,激发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学生在学唱音乐作品的同时扩充了知识储备,提高了自身的音乐审美能力,从而产生学习的兴趣和继续了解与探究音乐。相信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进一步提升音乐表现能力,掌握爱国歌曲的音乐风格。
二、说学情
那么作为一名教师不但要对教材有所了解,还要对学生的情况要有清晰明了的掌握,这样才能做到因材施教、有的放矢,接下来我对学生的情况做一个简单的分析。
高中学生具有较强的求知欲和较广的知识面,学习兴趣上升为乐趣,学习已成为自觉的行为,并不断从中得到成功的心理体验。但是高中生在平时的音乐生活中多是盲目而随意的,缺乏引导性,因此如何引导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重要的任务。
三、说教学目标
新课标指出,教学目标应包括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知识与技能这三个方面,而这三维目标又应是紧密联系的一个有机整体,因此我设计的三维目标如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完整而充分地学习歌曲,感受当代祖国颂歌的美,学生激发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弘扬民族音乐。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反复聆听以及小组合作探究法,学生能够进一步提升音乐表现能力,掌握爱国歌曲的音乐风格。
知识与技能:准确学唱歌曲,理解艺术歌曲的演唱要求。
四、说教学重难点
基于以上对教材、学情的分析以及教学目标的设立,我确定本节课的重点是能够完整、流畅并饱含深情的演绎歌曲。而难点是深情演绎歌曲,准确把握气息和掌握换气,理解爱国作品在历史进程中的推动性作用。
五、说教法、学法
为了更好的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本堂课我主要采用的教学方法分以下两点。
教法:讲授法、创设情境法、直观演示法。
学法:视听结合法、小组合作探究法。
六、说教学用具
为了辅助课堂更好的展开,我采用以下的教学用具:钢琴与多媒体。
七、说教学过程
本节课的教学过程我是这样思考的,总的设计思路分为五个环节:新课导入-初步感知-探究学习-拓展延伸-小结作业。下面,我将分别来介绍这五个环节。
第一环节是新课导入环节。
好的导入是成功的一半,为了培养学生的兴趣、营造浓郁的音乐课堂氛围.
上课伊始,我采用师生问答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关于祖国会有哪些联想?基于学生的答案,我会引导学生说出内心的民族自豪感。由此顺势引入本课课题。这样设计,既锻炼了他们的自主思考的能力,又将课堂思路引领到了本节课的授课内容中,从课下到课上形成了一个自然地、生动的过渡。
第二环节是初步感知环节。
初步感知这一环节是本节课新课讲授的第一个环节,我会结合学生的自身特点展开教学。
在这一环节,我会为同学们完整的播放一遍歌曲《我和我的祖国》,并提问同学们这首歌曲的情绪和速度分别是怎样的,通过初听学生能够分析出歌曲的情绪是庄重、深情地情绪;速度稍快的。随后我会向同学们介绍艺术歌曲的体裁及特征的相关知识,辅助学生整体的了解歌曲。
通过这样直观感知的方式,请同学们捕捉到最表面一层的音乐信息,充分发挥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为接下来的探究学习做了良好的准备。
第三环节是探究学习环节。
探究学习这一环节是本节课的重点,新课标指出表现是学习音乐的基础性内容,是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
这一环节,我采用教师弹唱歌曲的方式展开教学,精心诱导,变枯燥为生动,让学生按照学习“旋律-歌词-加歌词完整演唱”的步骤,亲身实践、自主探究,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能会发现交替拍子、大跨度演唱以及词曲结合等问题,其中,交替拍子和词曲结合的问题,对于这个阶段的学生来说已经有所涉猎了,因此只需要带领同学们进行简单的回顾即可,但快速的三拍子节奏变形成6/8+9/8的交替拍子对于他们来说,在演唱方面的把握还不够了解,在这里我会选择由慢渐快律动练习的方法来加以引导。接下来我还会在加个词完整演唱的小环节里,提示同学们掌握艺术歌曲的科学的演唱方法。最后在教唱环节以后,我将为学生完整播放李谷一演唱歌曲的视频,请同学们来谈一谈这首歌曲所传达的思想主旨是什么?通过一步一步的教学推进学生能够发现这首歌曲表达了人民和祖国永远在一起,一刻也不能分割的深厚情谊。
通过这样的设计,学生可以更加清晰地理清学习思路,更全面地掌握新知,同时学生还可以主动地投入到教学过程中来,从而能够更快速地学唱歌曲。
第四环节是拓展延伸环节。
在完成基本的授课内容以后,适当地拓展课程之外的内容,有助于发散学生的思维,拓宽学生的音乐文化视野。
在拓展提升环节,我会请同学们一起听赏斯美塔那的交响诗套曲《我的祖国》,请同学们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来谈一谈你的感受,随后学生互评与教师评价相结合。这样设计,一方面巩固了学生对本节课的认识,使知识掌握得更加牢固和全面;另一方面也可以拓宽学生的音乐文化视野,对音乐的体验与感受有所加深,又提高了音乐欣赏、表现、创造以及艺术审美的能力。
第五环节是课堂小结环节。
好的结尾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在课堂小结时我会和同学们一同探讨本节课学习的主要内容,总结音乐作品所传达的精神内涵。在作业的设置上,我会请同学们搜集爱国诗词一首,进行配乐诗朗诵,下节课将音频一同带来与我们一起分享。
八、说板书设计
最后,这就是我今天的板书设计,包括了音乐本体分析和思想主旨两部分内容,板书采用了提纲的形式来设计,通过这个板书学生可以直观的捕捉到本节课的核心内容和思想主旨,知识点呈现较为清晰明了。
以上是我今天的说课内容,感谢各位老师的耐心聆听,请老师们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高中音乐说课稿范文 (精选篇4)
一、说课标
根据高中音乐课新课标要求,欣赏民歌的学习是音乐教学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欣赏不同风格、不同体裁的民歌,从而加深同学们对祖国的热爱,并扩大音乐视野,提高欣赏音乐的能力。
二、说教材
1、教材分析:本课是高中《音乐鉴赏》第二单元〈多彩的民歌〉中的高亢的西北腔,本单元内容旨在引导学生感受、体验民歌的不同地域风格及不同的民族风格,认识民歌中常见的一些体裁形式,进而认识我国民歌是我国传统文化中重要的精神财富,是世界优秀音乐文化中的绚丽瑰宝。 本课将主要欣赏学习西北民歌最具代表性的“花儿”和“信天游”。《上去高山望平川》是一首青海花儿,在全国各地颇具影响,声誉极高。《脚夫调》是陕北信天游中的代表曲目,表现脚夫的复杂心情。
2、教学目标:一是引导学生感受、体验西北民歌的地方风格,认识“花儿”、“信天游”等民歌体裁。
二是引导学生探究有关民歌的基本知识,初步认识西北民歌的基本特征。
3、教学重点、难点:
认识西北民歌的基本特征;能按歌曲的旋律、节奏等特点分辨西北的民歌。
三、说教法学法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让学生能主动积极地学习,选择学习方法是很重要的。高一的学生,有很好的想象力和判断力,知识结构完整、有一定的艺术修养。根据教材的内容和学生年龄特点,紧紧围绕教学目教学重点,我选用的教法是参与互动式教法,在讲授音乐理论知识的时候,尽量的结合作品,通过让学生听,看,参与体验,互动交流等形式来实现我教学的目的。通过“听”歌曲的旋律、节奏等要素,让学生去感知音乐,从而来分辨西北民族的民歌特点。
根据教材的特点和配合学生的年龄特点,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创设具体、生动的画面,使学生通过形象感受来理解音乐,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接受知识,教学过程中,创设愉悦和谐的情感氛围,充分发挥以学生的主体,老师为指导的作用,成功地达成教学目标。
四、说教学程序
本课主要是欣赏少数民族歌曲,了解歌曲的风格特点,在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目标教学模式进行。
1、导入:运用创设情境,兴趣引入法。首先了解学生对我国民歌曲调的地域划分,知道多少?有没有谁能说出各个地域的民歌风格?然后运用课件向学生展示超级女声演唱民歌的视频,从而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引起他们的有意注意及兴趣。
2、展示目标、导学达标
采用用感性到理性的教学法。
第一步采用听--想--观看--讨论的程序,让他们听三首歌曲的旋律片段,了解各首民歌的风格特点及表现情绪等。 阅览歌曲简介、欣赏歌曲、知识链接、互动链接
第二步然后我将结合流行歌曲,给学生介绍西北民歌的风格特征。 阅读音乐知识,了解花儿、信天游,欣赏歌曲,互动链接
第三步拓展探究 引导学生参与各种实践活动,深入地感知、体验、理解西北民歌的风格特征。并结合流行乐满足学生的审美需求,自然地导出下节课的内容。
五、总结反思
总的来说,这是一节注重培养学生自主的音乐感受能力和电脑多媒体课件运用的的音乐欣赏课。
教学内容在安排上要尽可量紧凑丰富,要力求课堂气氛生动有趣而富于吸引力。师生互动的充分性和从容性可能会不够。对“和”—作品技术背后的文化内涵的引导方式还可再改进。学生参与方式还可进一步丰富,参与的机会可进一步增加。这些要要依据实际上课情况调控和改进。
高中音乐说课稿范文 (精选篇5)
一,说教材
1,说大纲;根据大纲要求,本单元旨在引导学生认识以下三个问题.即:音乐要素的基本内容及艺术作用;怎样鉴赏音乐;音乐与人生的关系.这三个问题,不仅对学生学习音乐鉴赏具有基础性,指导性的意义,而且对学生形成健康向上的音乐审美观,形成终身喜爱音乐,学习音乐,用音乐来提高生活质量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教材分析;本课教材是高中音乐鉴赏第一单元的第一节.本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导言和琵琶曲<草原放牧>以及交响乐<第六悲怆交响曲>,还有的就是要讲授音乐的基本要素.内容比较多,我计划用两个课时来完成教学。
3、教学目标
一个是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感悟、表现和创造音乐是人类的一种基本素质的能力。高质量的人生,应该用音乐美化自己人生的道理,从而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音乐鉴赏的兴趣和信心。二是初步认识音乐要素的基本内容。 三是聆听《草原放牧》,感受形式要素。
4、教学重点有两个
一是认识音乐要素、音乐形式要素的基本内容。
二是通过鉴赏作品《草原牧歌》认识部分音乐形式要素是怎样发挥作用的?
5、教学难点
认识节奏、力度、速度、旋律的艺术作用。
二、说教法说学法
高一的学生,有很好的想象力和判断力,知识结构完整、有一定的艺术修养。根据教材的内容和学生年龄特点,紧紧围绕教学目教学重点,我选用的教法是参与互动式教法,在讲授音乐理论知识的时候,尽量的结合作品,通过让学生听,看,参与体验,互动交流等形式来实现我教学的目的。在导入中,我用一个开放性的问题引起讨论,最后总结,从而达成与学生的互动.总之,在这一单元的教学中,我会让学生感到学习音乐的乐趣,也能从乐趣中学习到一些音乐知识.
三、说教学过程
本单元主要是通过几首音乐作品来说明音乐要素的形式和作用,下面我主要说第一课时的教学过程,在这一课中我主要采用对比聆听法,讲授法,谈话法,练习法等.
1) 导入:谈话导入:音乐与人生有什么关系?设计意图是引起学生的思考。
2) 认识音乐鉴赏的相关知识,首先是课堂提问学习导言,格言和散文.学完导言之后便是初步学习音乐要素及音乐语言.最后把节奏,速度,力度这三个最常见的音乐要素作重点讲解.
3)鉴赏<草原牧歌>.这一环节也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先完整聆听,再对比聆听.这一部分的设计意图是指导学生参与鉴赏实践活动.第二部分是对比聆听这首曲子.教师分别打出两个不同主题的饿节奏,并请学生配上不同音高的乐音,并让学生体验哪位同学的配音最美.然后对比听,唱两个主题音乐.最后是最能引起学生兴趣的部分,介绍几个蒙古族舞蹈动作,播放<草原放牧>第一主题,请学生在音乐的配合下跳舞.这部分应用的主要的教学方法是练习法,设计意图是加深音乐记忆,培养和激发持久兴趣.
四、拓展感受
再次完整聆听《草原放牧》思考“拓展与研究”第1、2、5题和第3题有关《草原放牧》的项目。完整播放音乐,学生思考后提问回答,教师做以鼓励为主的补充和评价,并做好记录,作为形成性评价的材料之一。这部分主要应用的是谈话法,设计意图是让学生通过做题,认识到自己的进步,培养学习鉴赏音乐的信心。
五、小结:
总的来说,这是一堂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自主性的一堂课,教师主要通过学生的参与体验互动和聆听教学法,讲解教学法,感悟教学法,课堂提问法与练习法来加深学生的学习内容,从而让学生对音乐鉴赏产生兴趣.
谢谢评委,说课完毕
高中音乐说课稿范文 (精选篇6)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依据普通高中音乐课标要求,在第二单元领略了我国东西南北中多彩民歌的腔调情韵后,就进入了我国丰富的民间器乐单元。所以在第三单元中,教材安排了鼓吹乐和丝竹乐两部分内容,在《丝竹相和》这节中,教材以我国最具影响力和代表性的两个民间器乐乐种:江南丝竹和广东音乐为切入口,选择了各自的代表性曲目《中花六板》和《娱乐升平》为主要教学素材。教材设计目的:引导学生对代表性的民间器乐种类有所了解,并对这些乐种的音乐特点和文化特征有所体验与感悟。增进学生对祖国音乐艺术的热爱,增强民族意识,培养爱国主义情感,为理解世界多元文化打下重要基础。
2、教学目标 具体的教学目标有三点:一是感受、体验江南丝竹的艺术魅力(放慢加花和支声复调),体会其和谐、谦让的社会文化内涵。 二是了解江南丝竹和广东音乐的主奏乐器,体验其音色特点。 三是能听辨、区分有代表性的江南丝竹和广东音乐。
3、教学重难点 一是江南丝竹《中花六板》的学习体悟,对江南丝竹:小 细 轻 雅特点的把握。二是对《娱乐升平》和《平湖秋月》感受高胡丰富的表现力和不同的情绪基调。
二、说学情说学法
对于江南丝竹和广东音乐高中学生在小学和初中阶段都接触过,对演奏乐器、基本情绪、风格有一定的了解。由于他们的知识储备、生活经验、思维能力都有了一定的发展和提高,因此,本课的教学需要根据高中课标的新要求,充分考虑高中生的具体实际,在教学内容、要求和方式上体现出有别于小学、初中的新发展。
所以学法以体验比较、参与感悟为主。在本课中学生的学习活动也以 “体验”和“比较”为主。“体验”:身体性参与(用自己的耳朵听、用自己的嘴说、用自己的脑思考)。“比较”:音色、情绪、风格等方面的比较,以利于学生形成对音乐深刻的印象。
三、说教法
考虑到本课教材内容特点、教学目标和学情,我选用的教法以引导体感悟式为主,适当的环节采用研究点拨探讨教法。
四、说教学程序
考虑到学生全部生活在西北地区,对江南丝竹不很熟悉,我将听音乐感受体验定为本课教学的主要途径,同时江南丝竹和广东音乐自具特点,充分调动学生欣赏音乐,以学生比较容易产生共鸣、容易参与的丝竹乐器音色的感受、体验为主要切入点,在对两个乐种的欣赏比较中,进一步丰富对丝竹乐的感受和理解,保证必要的理解和感悟。,突出“丝竹相和”这一主题,一方面引导学生关注乐器间的呼应与合作,另一方面更深层次的领略作品中所蕴含着的和谐、谦让的人文内涵。
教学程序的设计上,我将本课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导入,第二部分丝竹乐器听辨,第三部分丝竹乐曲赏析,第四部分丝竹风格辨别。
具体步骤是:
(一)课前音乐《江南好》,配合风情图片导入
(意图:营造氛围,作好进入音乐课堂的心理准备。)
(二)丝竹乐器听辨
运用多媒体视听结合,纯听觉辨别竹笛、二胡、扬琴、高胡这几种乐器,让学生体会不同地区的丝竹乐风格各具特色。把握其中主要乐器的音色是分辨不同地区丝竹乐的基础。
(三)丝竹乐曲赏析
1、欣赏《中花六板》片段,老师点拨引导:这段乐曲中主要有哪些乐器?点出曲名,简介江南丝竹。 结合作品分析江南丝竹艺术特色。
观察曲谱,找每小节第一拍、第三拍的第一个音的特点。
对比演唱骨干音旋律和二胡声部旋律。发现旋律特色。
再听音乐片段感受。引导分析感悟江南丝竹艺术特色的人文内涵。再次听全曲概括江南丝竹“小 细 轻雅”的特点
2、拓展欣赏江南丝竹《欢乐歌》主题(乐队演奏视频)
3、广东音乐《娱乐升平》(教学步骤同丝竹乐曲)
4、对比聆听《娱乐升平》和《平湖秋月》感受高胡丰富的表现力和不同的情绪基调。
(四) 丝竹风格区分
听辨江南丝竹和广东音乐
三首作品片段:《旱天雷》《丝竹调》《彩云追月》
五、说教学反思
1、师生互动的充分性和从容性可能不够。
2、对“和”—作品技术背后的文化内涵的引导方式还可再改进。
3、学生参与方式还可进一步丰富,参与的机会可进一步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