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文章 -->
精选《巨人的花园》课堂教学实录 精选三亚落日教学实录模板 精选三亚落日教学实录模板 精选杨氏之子课堂实录 精选六下为人民服务教学实录关于高效的数学教师教学方法
高效的数学教师教学方法有哪些呢?随着网络的的普及,教师可以利用的资源是越来越多了,教师交流教学方法的渠道也是越来越广,以下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的高效的数学教师教学方法,下面小编就和大家分享,来欣赏一下吧。
高效的数学教师教学方法
一、改善和促进数学交流的目标
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我们以下面四点为改善和促进数学交流的目标:由“单向”的数学交流转向“互动、和作”的数学交流;提高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主动参与数学交流的意识;培养学生反思辨析、敢于质疑的能力;注重开放的数学交流,师生通过交流反馈信息.由这四条总目标,我们制定了相应的措施.
二、改善数学交流的措施
数学交流过程中包括学生、教师、教材和教学环境.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体,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合作互助的数学交流能力是教学的最终目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主导作用,是学生学习活动的促进者;教材是数学交流过程中的客体,它影响着主体之间的交流;良好的教学环境是数学交流的保证,其中包括课堂纪律、学习氛围、民主意识等.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应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教材的灵活性、同时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
三、教学实践的效果与分析
总结教学过程,我们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主要表现在:
1.学生增强了数学交流的兴趣
在教师的鼓励和指导下,学生对数学交流逐步重视,提高了数学交流的兴趣,并且在课堂和课外学习中,都喜欢主动的与教师、同学积极进行数学交流.课堂学习兴趣高昂,积极、兴奋.
2.学生在交流中,反思辨析能力增强,并且敢于提出问题
实验前期,很多学生有了不明白的问题立即去问老师或同学,大部分的问题都没有深度和探讨性,实验后,学生问问题谨慎多了,一般情况下,要把自己的想法先向他人陈述一下,然后,在什么地方遇到了困难,试图做了什么工作,结果如何?等等,学生的反思辨析能力不断增强,学习的兴趣更是充满激情.
3.小组交流逐步形成,复合式交流成为主要的交流方式
开始,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小组交流,后来,学生自己组成合作小组,小组与小组之间相互竞争、相互合作、相互交流、复合式交流成为主要的交流方式,他们讨论的问题不仅限于课堂上或教师提供的素材,还有他们认为有趣的、富有挑战性的问题.
4.学生合作交流能力增强,注重数学活动中分工协作
合作是人类社会性的表现,在学生与他人进行交流的过程中,学生与他人合作的能力得到锻炼、逐渐提高.主要表现在:在合作交流中,学生能够认真听取他人的意见,清晰的表达自己的意思,为同伴指出错误,并共同探讨.学生注重数学活动中的分工协作,共同完成数学任务.
数学教学时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创设情境,让学生得到成功的体验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是继续学习的一种动力。”使学生看到自己的进步,在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会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保持良好的学习心态,并产生再次通过积极学习获得成功、体验成功的需要,成功的体验是数学课中不可缺少的提味剂。
随着多元智能、数学建模等理论不断深入地研究和应用,学生可以在数学探索过程中的情感、技能、方法等多方面获得成功体验,从而促进学生数学素养和人文精神的共同提高。特别是开放题的设计,由于它条件的多样性、答案的不唯一性、策略的灵活性,为学生提供了充分表达自己观点、发挥各自想象力、展开数学思维和方法交流的机会,更为学生提供了多角度、全方位获得成功的机会,真正做到人人有所收获。
二、鼓励质疑,加强学生质疑探索精神的培养
学贵知疑,大疑则大进,小疑则小进,不疑则不进。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创新往往是从怀疑开始,怀疑是思维批判性的表现。而教材、教学过程设计的“完美”,却常常使学生的思维张力受到限制,使学生的思维方式同化。长此以往,学生质疑能力的退化,必将影响创新思维的发展。
培养学生质疑探索精神,合理利用教材资源是十分重要的。利用教材资源,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进行理解性质疑,即提出“为什么”的问题;利用教材资源,可以鼓励学生进行求异性质疑,即提出“是否也可以”的问题;利用教材资源,还可鼓励学生进行批判性质疑。
三、设计活动,让创新之花在教学活动中盛开
创新精神是敏锐把握机会,敢于付之探索行为的精神状态;是一种能积极改变自己、改变环境的应变能力和创造能力;是一种发现问题、积极探索的心理趋向。它不仅仅是一种智力特征,更是一种精神状态,一种人格特征,一种综合素质。因此对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是课堂教学中必不可少的。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数学教学的创新、学生数学学习的创新,并不意味着非要有新的科学理论产生,而应体现于学生通过自主活动,去发现或创造数学,而这种“再创造”,是需要教师根据教学目标,设计的相应的、可操作的活动完成的。
四、注重人文,让学生在数学课堂上学会做人
教孩子“学会做人”是世界教科文组织提出的21世纪教育的发展方向之一。多元智能理论也把“人际关系”、“自我认知”作为两种独立的智能进行了论证。同时越来越多的实践活动表明:这些以往被忽视的智能,在整个智力活动中却处于支配作用,对整个活动起着控制调节作用,它可以促进一个人的智力发展和创新能力的提高,更为社会培养了合格的“社会人”。因而,在数学课堂上,培养学生“学会做人”是一堂好的数学课的进一步的深化和发展。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会做人”,关键要引导学生做好:1. 使学生能自觉调整和优化学习心理。2. 指导学生学会提出与学习有关的问题,制定和实施学习计划。3. 提高学生解题中的自我体验、监控和调节的水平。4. 学会评价学习结果。
在数学教学中要时刻关注上面的几个问题,落实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促进全体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
教师学习教学方法心得体会
身为一名小学数学老师,我一直希望在我的教学中能让孩子不再畏惧数学,而且从心里喜欢它。有幸看了邱老师的《尝试教学法》,感受非常深刻。现把自己的心得体会简述如下:
一、尝试教学法强调让学生在旧知识的基础上来尝试练习,所以教学过程中便具有基本训练题、准备题与尝试题的进行。“温故知新”便是尝试教学法的主要精神之一。学生从复习旧知识的活动中,其认知结构再度获得同化或顺应,也增强儿童的信心。进而利用既有的知识与技能去探索教师所提出的尝试题。
基本训练题与准备题的呈现方式,视教材的内容,选择不同的题目和不同的方式来引导,常用的方法有快问快答法、分组游戏竞赛、前置性测验及小组搜集资料报告等,这些都是学生较乐意进行的活动。
二、尝试题的设计,攸关于整个尝试活动的流畅性,多以发散型的多元思考题型呈现,且与课本的例题相似,让儿童藉以自学课本,操作学具及共同讨论,来尝试解决问题。尝试题的呈现方式可采用多元化,例如角色扮演、模拟问题情境、自由联想、列举法等。尝试题为整个尝试活动的灵魂,它深深地吸引儿童的注意力,因为唯有全神贯注,才能寻找解决尝试题的线索。因此,在设计尝试题时,教师更要多多费心,特别要注意能够激发儿童好奇的内驱力,许多概念及策略,便能水到渠成,建构于儿童的认知结构中。
三、指导儿童自学课本乃是尝试教学的特色。学生期待教师会提出何种尝试题,然后在尝试题的引导下,学生自学课本,获取课本中有关解决尝试题的信息,形成假设,再与小组成员讨论,形成共识,教师请儿童上台发表,若有不足之处,可请别组组员补充。此时,他组组员可提出质疑,亦可加以补充说明。教师在活动中不要急于评价,让儿童尽情发表意见,最后由教师或儿童整理归纳重点。
按上述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儿童的学习动机相当旺盛,充分发挥他们的创造性,往往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儿童除了从课本得到解题的策略之外,更能从分组讨论中得到更多的解题的方法。
四、使用尝试教学法会使概念很清晰地深植于儿童心中,但“精熟学习”也是不可缺少的,必须培养学生的能力。所以进行第二次尝试练习时,往往可配合课本与习作的题目来进行,或口答问答,或形成性评量等等。
应用尝试教学法后,可以发现儿童的“学习迁移”能力增强,常能举一反三,不需要教师题题讲解,可节省时间,多让儿童板演或共同订正。通过合作学习,大家都能彼此互相帮助,使程度不一的儿童,都能渐趋靠近,有利于提高整体的学习成效。
有些人曾怀疑,在现有教材及紧张的教学进度下,为何费时地实施尝试教学法呢?我认为学生有了探索能力和自学能力,能够举一反三,自己学习,反而能提高教学效率。另外,我想不管哪种教学法都不能死板地单独使用,所谓“运用之妙,存乎一心”,唯有配合创造性、多元化的教学设计,才能培养出高创造力的学生。尝试教学法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兼具认知、情意、技能的良好的数学教学模式,值得大家试一试。
上一篇:记叙文写作如何变换叙事人称
下一篇:几种常见的教师教学方法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