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9酷文库!

中班教案

爱库百科 分享 阅读:0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复制全文 下载全文

精选文章 -->

精选2023美术幼儿园教案 精选幼儿园大班美术课教案 精选2023年幼儿园重阳节教案15篇 精选最新幼儿园大班语言教学教案模板 精选幼儿园父亲节活动教案2022

《蚕宝宝》中班教案

推荐度:

爱护环境中班教案

推荐度:

国庆假期中班教案

推荐度:

全国爱耳日中班教案

推荐度:

《病毒快躲开》中班教案

推荐度:

相关推荐

精选中班教案集合9篇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班教案9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中班教案 篇1

一、 教材分析

不倒翁是孩子们比较熟悉的或容易见到的玩具,它们可能曾一次次地被扳倒可又一次次摇摆着立起,逗得孩子们乐个不停,他们只觉得好玩,有意思,对于不倒玩具扳不倒的原因,它们还未曾想过。在这次活动中,就是通过一组研究不倒玩具不倒秘密的对比实验,找出不倒翁不倒的秘密。

(1)教学目标:

1、过幼儿自身的活动,感知“不倒玩具”的秘密,发现这些不倒玩具的底部都是半球体的。

2、通过幼儿的动手操作,让幼儿了解“不倒翁”的原理。使幼儿认识到将不倒玩具中装入物体后,不倒玩具上轻下重就可以站住,但是一扳就倒,需要将重的"物体固定在半球体的底部中央才能做成不倒玩具。

3、在实践活动中培养幼儿观察比较,动手操作及发现问题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2)教学重点:

引导幼儿发现底部是半秋形的上轻下重的物体不易倒。只有在底部装进重的东西,还要把它固定在中间,才能让玩具怎么扳也扳不倒

(3)教学难点:在幼儿操作探索的过程中总结出不倒翁不倒的秘密。

二、 说教学方法

1、活动发现法:本活动的教学思路是孩子们玩玩具城的各种玩具,通过玩一玩,发现玩具的不同和相同点。

2、 比实验法:通过幼儿往不倒玩具中装入不同的材料来发现会发生的现象,并小结得出结论。

3、 师做对比实验:教师拿两个透明的不倒玩具一个装入滚动的玻璃球另一个装入橡皮泥做对比实验。

三、 学法指导:

在这次活动中一改老师说教幼儿被动的听的学法,让孩子们变成主体,自己动手操作、体验、发现、探索其中的秘密,并制作各种各样的不倒玩具。在幼儿操作的过程中教师巡回观察,并给予幼儿充分的时间和材料来制作玩具,并让幼儿间交流一下成功经验并体会成功的乐趣。

四、 说教学程序

1、 导入:以到“神秘的玩具城”去玩的形式引题,激发幼儿探索的兴趣。 ”

2、自由探索

师交代任务:让幼儿在玩时看看能发现什么?(发现倒和不倒)

让幼儿自由说说发现什么秘密教师并进行小结:小朋友发现了“玩具城”里的玩具都是半球体的,再比一比中,小朋友们发现了玩具有的会倒,有的不会倒。

3、尝试操作制作不倒玩具

幼儿交流体验“不倒玩具”不倒的秘密:玩具中装有东西,老师为小朋友准备了纸团、塑料球、玻璃球沙子、豆子、橡皮泥等东西,可以幼儿自由的把每一种东西分别装进玩具里试一试,看玩具能不能站起来。

(1) 组织幼儿讨论:

你们在玩具里装进了什么,发现什么现象?为什么放进纸团玩具倒了而放进沙子等物玩具能站住?(沙子等比纸团重)

小结:

原来,在玩具底部装进重的东西,这样下重上轻,玩具就能站住。

当操作摇晃装有沙子的玩具时,发现了什么?

(站住的玩具又倒了)装进什么不倒?(橡皮泥)为什么?

4、 演示对比实验

引导幼儿边观察边分析原因:摇动装有玻璃球的玩具时玩具里重的东西也随着滚到旁边,旁边重,玩具就倒向重的一边。把橡皮泥固定在底部中间,它不会滚来滚去,那玩具的重心就稳了,不倒翁就作成了。

5、完成制作,玩一玩,体验乐趣成就感。

中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在学一学、听一听、说一说的基础上,让幼儿懂得笑笑脸能给人带来快乐。

2、学会关心他人,初步体验当把快乐带给别人的同时自己也能得到快乐。

活动准备:

表情图四张(微笑、哈哈大笑、哭泣、哇哇大哭)

重点、难点:

让幼儿初步体验当把快乐带给别人时自己也得到快乐。

活动过程:

一、幼儿听歌曲做《找朋友》的游戏,找到好朋友后对好朋友做一个鬼脸,为朋友带来快乐。引发幼儿快乐的情感。

二、做“变脸”的游戏,引发幼儿对快乐事情的回忆教师:小朋友真可爱,老师看到你们的微笑心里可高兴了。出示表情图,与幼儿做“变脸”的游戏。

(1)我出什么样的表情幼儿变出他的样子

(2)我说幼儿变。提问:

1、你们喜欢哭哭脸还是笑笑脸?

2、遇到什么事情才会有这些笑笑脸?(幼儿说一说)教师:老师看到你们的笑笑脸心里很快乐,原来笑笑脸还能给别人带来快乐呢,森林里的小动物们都想把快乐带给别人,你们想知道它们都是用什么办法给别人带来快乐的吗?

三、听故事《微笑》,借物喻人,萌发幼儿学会关心他人,初步体验把快乐带给别人的同时自己也能得到快乐。第一段:提问:

1、小鸟会想出什么办法给别人带来快乐?

2、小象呢?

3、小兔想出什么办法?

4、小蜗牛呢?它的心情怎么样?为什么?(大家互相讨论,帮助小蜗牛想各种能给别人带来快乐的`办法。)

第二段:提问:

1、小蜗牛用什么办法为别人带来快乐的?

2、为什么把微笑送给大家?

3、你们想把快乐带给别人吗?

4、你们想用什么办法给别人带来快乐?(引导幼儿讨论、交流)

故事:

在大森林里,住着许多小动物,大家过多都很开心。小鸟欢快的为大家唱歌,小象乐呵呵的为朋友盖房子,小兔快乐的为朋友们送信,小蜗牛把微笑送给了大家。

四、教师:小朋友说了许多高兴的事,想了很多带给别人快乐的好办法,让我们为她们带来快乐好吗?

幼儿和老师做《找朋友》的游戏,找到朋友后,要对朋友做一个引人发笑的动作或鬼脸,为她带来快乐。

中班教案 篇3

一、设计思考

农历九月初九是我国的传统节日——重阳节,重阳节又叫“老人节”。尊老、敬老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所以结合节日教育,开展以“尊老、敬老”为主题的“夕阳情”活动对于幼儿来说有着重大的意义。在重阳节这天,孩子们通过制作礼物、表演、说祝福的话语等活动来表达对身边老人的关心和爱护,逐步培养幼儿尊老、敬老的良好品质。

通过这些活动,可以帮助幼儿丰富以下经验:

(1)知道农历九月初九是我国的重阳节,又叫“老人节”。

(2)学习关心、尊敬爷爷、奶奶,对爷爷奶奶说一句祝福的话语。

(3)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爷爷奶奶的谢意。

(4)了解重阳节的一些传说、故事和诗词。

活动目标

(1)知道重阳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是老人的.节日,初步了解重阳节的风俗习惯;

(2)乐意参与重阳节的相关活动,尝试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老人们的关心和节日的祝贺;

(3)了解爷爷、奶奶对自己的爱,激发关爱老人的情感

活动准备

幼儿为爷爷奶奶准备礼物一件、小奖品、音乐、指偶道具等

活动过程:

1、谈话导入:

——“听说过重阳节吗?重阳节是几月几号?”

“重阳节是谁的节日?”“你想怎样为老年人庆祝节日呢?”

2、引导幼儿自主讨论:

——“哪些东西送给老人比较适合?为什么?”

“你准备送什么礼物给老人?”

“除了送礼物外,你还能为爷爷奶奶做些什么事?”

3、引导幼儿制作礼物:

提出要求:——“送礼物给爷爷奶奶,我们还要做哪些准备呢?”

根据幼儿的喜好,指导他们分组(绘画组、表演组等)准备礼物。

4、师生共同讨论:

——“这份礼物你准备什么时候送?怎样送?”

活动延伸:

引导幼儿阅读幼儿用书《送给老人的礼物》,圈出适合送给老人的礼物。

活动结束

中班教案 篇4

活动准备:

1、 故事:爱画画的公主。故事中的图片四幅。

2、 蚂蚁、小鸟、等动物的图片,小船、鸟窝等图片。

活动目标:

1、 根据故事的内容进行推理,想象故事中图片所表示的意思.,引导幼儿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

2、 引导幼儿想象并用语言表达,认识伞的功用。

活动过程:

一、讲述故事

师:小朋友,今天老师给你们讲一个故事〈爱画画的公主〉。---教师讲述故事

有一位公主不爱讲话……要仆人去找画上的"东西。(出示第一幅图)

我们也来比划一下,猜猜看是什么?要顺着数字来连。

(幼儿回答)

(出示第一个仆人的图片)

原来仆人拿的是什么?可是公主看了蘑菇却摇摇头,又画了一幅画。(出示第二幅图)

我们也来用手比划一下,看看公主画的是什么?

(幼儿回答)

(出示第二个仆人的图片)

仆人拿来了公主最爱吃的棒棒糖,公主看了棒棒糖,叹了口气,咬了咬笔杆又画了一幅画。

(出示第三幅画)

我们再来用手比划一下,猜猜看公主画的是什么?

(幼儿回答)

(出示第三个仆人的图片)

这次胖仆人拿来的是一棵松树。公主看见仆人扛了一棵树来,气得脸都红了。她掏出一支笔,仔仔细细的又画了一幅画。

(出示第四幅画)

我们再来比划一下,猜猜公主画了什么?

(幼儿回答)

(出示第四个仆人的图片)

这次,瘦仆人买来的是一把伞。公主站在伞下觉得凉快多了。公主笑了,仆人也笑了。

提问:梳着两根辫子的仆人为什么会拿蘑菇呢?蘑菇什么地方像伞?

穿红裙子的仆人为什么会拿棒棒糖呢?棒棒糖什么地方像伞?

胖仆人为什么会砍小松树呢?小松树什么地方也像伞呢?

二、讲述伞的用途

师:(出示准备好的伞)问:“公主用伞来干什么?”

(教师撑开一把伞)---(把伞倒挂在手上)

师:伞除了可以撑外,还可以做什么?

(幼儿回答问题)

师:原来伞有这么多用途,它可真奇妙啊!

活动反思:有的提问幼儿可以很快作出回答并能引起幼儿联想,而有的问题设计得偏深,幼儿回答有一定的难度。在以后的活动设计中注意这一问题。

中班教案 篇5

一、设计意图:

有一天王九朝带来了家中不玩的废旧玩具,其他的孩子都当作宝贝似的玩,针对这一情况我和孩子们一起聊了起来,“你们家的废旧玩具多吗?你还喜欢玩吗?如果你不想玩了,怎么办呢?”孩子们七嘴八舌的讨论起来,有的说可以送给好朋友,有的说可以带到教室里和大家分享,有一个孩子说我们可以卖给其他班级的孩子啊!这个提议立刻引起了其他孩子的兴趣,接下来孩子们还就怎么卖进行了热烈的讨论。结合孩子们的兴趣点,我们就生成了“小物品大爱心”义卖活动,并得到了家长的热烈拥护。

幼儿园是幼儿学习的小环境,只有和家庭、社会紧密联系在一起,才能为幼儿提供真实、丰富、生动的学习大环境,此次玩具义卖活动正是为幼儿搭建起一个教室外的课堂,对幼儿进行一次生动的爱心教育,在幼儿稚嫩的心田播下人文关怀的种子,让这些在爱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幼儿懂得去关心和帮助那些需要爱和温暖的人,试着用力所能及的方式去表达自己的关爱,亲身体验奉献和给予的快乐,学习买卖,锻炼孩子的语言表达及社会交往能力。

二、活动目标:

1.丰富角色体验,学习买卖,丰富语言表达及社会交往。

2.萌发关心他人、爱护他人的情感,体验奉献带来的快乐。

三、活动准备:

1.11月28日,发出活动倡议书。通过微信群、黑板向家长宣传义卖活动,征求家长意见,并利用孩子放学时间召开家长会,得到了家长的积极支持。

2.11月28—11月30,各班准备义卖物品。11月30日,幼儿商定义卖物品价格,并贴好标签,要求价格合理。

3.各班根据活动内容和形式安排好班级的售货员、导购员、收银员等。

4.自制海报、班牌、横幅、爱心款,准备地垫、摄像机等。

四、活动要求:

1.中班部分幼儿捐赠物品,带好钱币自主参加义卖活动,邀请家长共同参与

义卖活动;全园幼儿可参加中班组的义卖活动;各班家委会成员协助捐赠义卖

活动。

2.每班设立一个展台,并给自己的展台起个名称:如“阳光小铺,爱心义卖”等。

3.义卖物品要求:

(1)所有物品要求质量完好,必须保持八成新。

(2)可以是用过的图书、玩具及多余的小饰品等。

(3)义卖物品要求健康、卫生、安全,班主任对义卖物品进行验收后才能进入义卖市场。

(4)每位幼儿准备1-2件义卖物品,义卖物品需经家长同意。

五、活动过程:

(一)发动宣传,表明意义

向全园家长和孩子发出倡议,让他们了解此次活动的流程及意义。

(二)交流讨论,萌发需求

和幼儿一起商讨活动的细节(卖什么、怎么卖、卖来的钱可以干什么)。

1.卖什么?

师:“小朋友们,你们想在这次义卖活动时卖什么?如果你来买,你想买什么?”

2.怎么卖?

师:“小朋友们,你准备怎么卖这些物品?(搭个柜台,摆成地摊,标上价格,要大声吆喝吸引大家来买,要有导购员、收银员)

3.卖来的钱可以干什么?

(1)师:“如果我们卖到了很多钱,我们要用这些钱干什么呢?”(买点好吃的好喝的、买书看、给爸爸妈妈、爷爷奶奶送个礼物、给弟弟妹妹买礼物。)

(2)师:“除了给自己和家人买礼物,还有哪些人需要我们关心帮助呢?”(给残疾人送礼物、给大街上扫地的爷爷奶奶买围巾、手套,可以到敬老院去看望老人,给他们过生日、唱歌、跳舞等等)

(3)肯定孩子所有的想法,引发进一步思考:“接下来该怎么办?”

(三)实际操作,亲身体验

1.收集义卖物品

幼儿根据自己的想法回家收集玩具、图书、饰品等,每个小朋友带1--2件半成新的义卖物品。

2.介绍义卖物品

通过游戏活动《我是小老板》,幼儿相互交流、介绍自己带来的玩具、图书、饰品,幼儿能大胆吆喝,主动介绍商品,学习和别人讨价还价的小技巧,体验当小老板的乐趣。

3.共商义卖价格

幼儿共同讨论制定每件义卖物品的价格,根据商品定价,进行商品分类,价格分别为:1-5元,并给义卖物品贴上标签。

4.尝试物品分类

(1)师:“小朋友们,这些是我们收集的义卖物品,接下来应该怎么办呢?”(这样在一起太乱了,我们可以先给它们分分类?)

(2)师:“分类是个好办法?怎么分才合适呢?谁来试试看?”

(3)幼儿尝试根据物品的种类或价格进行分类。

5.师幼共同设计、制作海报、班标、募捐箱,向家长发出邀请。

6.师幼共同讨论商品的摆放形式,选出班级小小导购员。

7.幼儿、教师带好商品,布置义卖会场。

幼儿根据自己的想法,自主布置义卖会场(有的根据义卖物品的价格布置,也有的根据义卖物品的种类进行布置)。

8.义卖开始,幼儿自主买卖。

引导幼儿要大声吆喝,主动介绍自己的商品,大胆讨价还价,体验自主买卖的乐趣。

9.家长委员会成员负责清点善款

义卖结束后,家长委员会成员一起回教室清点爱心善款,并进行公示。

10.各班整理场地。

(四)交流分享,创意表达

1.师:你们喜欢当老板吗?你卖出什么商品?怎么卖出去的?你和顾客说了什么?你现在的心情怎么样?……

2.幼儿进行义卖场景的创作。

3.交流分享:你最喜欢哪一张作品,为什么?

六、活动评析

活动中,“小店主们”在老师的引导下,摆好各自摊位,每个摊位都有自己的店名、爱心钱箱以及各种叫卖用的举牌道具一应俱全,摊位上的商品琳琅满目。活动还没正式开始,已经吸引了很多家长和孩子的围观,摊位上的小店主们也是兴致勃勃,期待着店铺开张。随着主持人宣布义卖开始,孩子们摇身一变,瞬间变成了有经验的售货员和推销员。义卖现场,小小导购员的吆喝声、小店主们热情的叫卖声,家长孩子选购的讨论声、淘到喜欢东西的欢笑声,气氛十分热烈,感人的话语时时响起,感人的情景幕幕呈现……

此次爱心义卖活动,给了孩子们一个全面发展的机会,活动中孩子们体验了买东西和卖东西的"过程,锻炼了孩子们选购商品和买卖讨价还价的能力。把自己的产品介绍出去,用语言打动别人,不知不觉锻炼了社会交际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应变能力,还培养了良好的合作协作精神。孩子们在献爱心的同时体会到了劳动创造价值的乐趣。小朋友们认识了一元、五元钱币,知道了钱币可以用来买自己需要的东西。懂得了自己平时闲置的物品也可以再次发挥它们的作用,进行了一次环保的教育。

这次义卖活动不仅培养了幼儿从小乐于助人、奉献爱心的良好品质,还丰富了他们的校园生活,增加了社会体验与交往能力。爱心传递永无止境,角角元元虽少,蕴含的却是一份奉献;零零碎碎虽小,凝聚的却是巨大的力量!

七、活动延伸:

1.环境创设是隐形课程,同时记录着课程脚步,我们将孩子们设计的海报、班标、绘画作品布置在班级主题墙上,入离园时亲子共欣赏。

2.在美工区里,鼓励幼儿将义卖的善款的用途大胆的画出来。

3.邀请家长委员会来园,根据幼儿的想法将义卖所得的全部善款都购买学习及生活用品,送给聋哑学校的孩子们、敬老院的老人和环卫所的工人。

八、活动资源:

1.幼儿园的北广场。

2.幼儿家里的废旧物品。

3.家长资源。家长是丰厚的课程资源,是我们的课程伙伴,活动前教师建立家长资源库,召开家长会聚焦主题沟通,争取家长支持,调动每一位家长积极性,呼应幼儿的需求,和孩子一起准备义卖物品,共商价格,认识钱币,制作叫卖用的举牌道具,得到爸爸妈妈们的大力支持。

中班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认真观察图片,理解故事的内容;

2、大胆想象并讲述故事内容;

3、乐意参与集体游戏。

活动准备:

1、幼儿在活动前对包粽子的材料及方法有所了解。

2、《粽子里的故事》ppt

活动重难点:重点:通过观察小动物们的动作、表情,大胆猜测故事内容。

难点:在看看、说说、猜猜中理解故事的情节,激发幼儿阅读兴趣。

活动过程:

一、谜语导入,引出主题。

1、谜语:三角四楞长,珍珠里面藏,要吃珍珠肉,解带脱衣裳。

提问:猜猜是什么食物?小朋友你们吃过粽子吗?什么节日我们要吃粽子?(端午节)你喜欢吃什么味道的粽子?

2、师:今天老师给小朋友们带来了一个关于粽子的故事!故事中的粽子里面包的和你们吃过的都不一样,那它包着的是什么呢?让我们一起来看图书、听故事吧,答案就在故事里。

3、教师出示ppt1,引导幼儿认识故事题目《粽子里的故事》。

二、出示图片,幼儿观察图片内容,大胆讲述故事情节。

1、出示ppt2,师:老奶奶的肚子里装满了故事,她的故事可多啦!大家都喜欢听她的故事。

提问:有哪些小动物来听老奶奶讲故事啦?(小松鼠、小狐狸、小兔子、小猴子、小鸟)

这么好听的故事,大家听的怎么样?(认真、专心致志)

2、出示ppt3,提问:

⑴老奶奶生了一场大病以后,不能大声讲话了,大家再也听不到好听的故事了。老奶奶很着急,那该怎么办呢?你有什么好办法吗?(鼓励幼儿自由发表自己的想法)

⑵师:小朋友们帮老奶奶想了这么多的办法,我们来看看老奶奶她是怎么做的呢。

3、出示ppt4,提问:

⑴有哪些东西?(粽子叶、糯米)

⑵老奶奶在干什么?(包粽子)她的表情是怎样的?

⑶教师小结:原来,老奶奶她有一个心愿,就是把故事包在粽子里,谁吃了粽子,谁就能讲出好多的故事。

4、出示ppt5、

5、老奶奶把粽子做好了,谁会来吃呢?

6、提问:

⑴ppt5:谁来了?(小松鼠)吱吱吱,吱吱吱,来了一只小松鼠。吃吧吃吧,吃了粽子讲故事。

⑵ppt6:小松鼠吃了粽子讲出故事了吗?"(没有)

⑶师小结:小松鼠吃了粽子,肚子里马上有了故事,可小松鼠不会说话,一个劲地叫:"吱吱吱···"就是讲不出故事。接下来还会有谁来呢?

7、出示ppt7、8,提问:

⑴ppt7:谁又来了?(小狐狸)哩哩哩,哩哩哩,来了一只小狐狸。吃吧吃吧,吃了粽子讲故事。

⑵ppt8:小狐狸吃了粽子能讲出故事来吗?(不能)

⑶教师小结:小狐狸吃了粽子,肚子里也有了故事,可小狐狸也不会说话,一个劲地叫:"哩哩哩···"就是讲不出故事。

8、结合小松鼠、小狐狸吃粽子的情景,鼓励幼儿大胆猜想其他小动物来吃粽子的情景。

⑴除了小松鼠和小狐狸外,还有哪些小动物也来吃过粽子了?(小鸟、小兔、小猴)

⑵引导幼儿分别想象并讲述小鸟、小兔、小猴来吃粽子的情景。

①师:你们能不能学着老师讲小松鼠和小狐狸来吃粽子的话说说其他小动物呢?

②它们都讲出故事了吗?

③这么多小动物吃了粽子,肚子里也有了故事,那为什么讲不出故事呢?

9、出示ppt9,提问:

⑴它们讲不出故事觉得怎么样?(很难过、着急)引导幼儿观察小兔和小狐狸的表情以及小动物们周围的各种符号,大胆猜测小动物们的心理活动。他们之间会说些什么?

⑵小动物虽然吃了粽子,但它们不会讲话,讲不出故事,怎么办呢?真着急。你有什么办法吗?

⑷我们一起来看看小动物们想了一个什么办法?

10、出示ppt10、11,提问:

⑴ppt10:这个时候,谁来了?(小姑娘)小姑娘在干什么?(采蘑菇)

⑵师:原来,小动物们是想请小姑娘来帮助它们,为什么小动物们会请小姑娘来帮忙呢?(因为小姑娘会说话)⑶小姑娘会答应帮它们吗?

⑷ppt11:小姑娘答应它们了吗?小姑娘为什么要逃跑呢?

⑸教师小结:小动物们高兴得一起冲过去,吱吱吱、哩哩哩、叽叽叽,叫个不停。小姑娘吓坏了,所以,小姑娘扔下竹篮拼命逃。

11、出示ppt12、13、14,提问:

⑴ppt12:小姑娘吓跑了,那该怎么办呢?

⑵ppt13:小动物们用了什么办法把小姑娘找回来?⑶ppt14:小姑娘回来了吗?她是怎样回来的?

12、出示ppt15、16、17、18:提问:

⑴ppt15:师:小姑娘采呀采,一直采到小房子跟前。老奶奶站在门口等着小姑娘,她看到小姑娘,会怎么说?(美丽的小姑娘,快来吃粽子,吃了粽子讲故事)

⑵ppt16:师:香喷喷的粽子真好吃,小姑娘吃了一个又一个。把故事全吃到肚子里去啦!

反思:

选择这个故事,是因为今天正好是端午节上来的第一天,孩子们对粽子的热情尤存,它本是大班的一个故事教学内容,我把它改编过了,故事也重新改过了。我把目标定位在情感表达和语言表达方面。在设计环节时,第一部分是一个引子,其中有一个提问:吃了粽子肚子感觉饱饱的,(孩子们很自然地说出饱饱的),为下面吃故事粽子,肚子里有了许多故事,埋下了一个伏笔。第二部分故事欣赏环节中,我第一次的设计是让孩子第一遍就完整的欣赏故事,试教下来,能力强的孩子把整个故事的大致意思全部都复述了出来,使问题的设置无法正常推进。于是,我想到把故事分成两段,第一段结束后,让孩子们自己帮小动物想办法,进行发散性思维,激活幼儿在教学现场的思维(第二次试教时效果很好)。这里我也有另外一个用意,语言活动中,由于孩子往往是坐的时间比较长,容易产生思维疲劳,在这里顿一下,让孩子们自由想象,能重新调动起孩子继续学习的积极性,思维也能活跃起来。(拆粽子这个环节,也有相同的作用)

最后,我把故事包在粽子里,强烈地构起孩子想看,想说的愿望。其中,解粽子的过程中,孩子们可以学习如何解开,在遇到相同的故事时,孩子自然地说:‘我们的故事是一样的’,于是,我顺利地引到合作讲故事。在故事的提供上,我准备了适合不同层次幼儿需要的故事,有两副画面的,三副画面的,最多是四副画面的。本来我在粽子上没写名字,后来考虑到,如果不写名字,能力相对比较差的.孩子,如果拿到四副画面的故事创编,那对他的难度就会比较大,孩子就会失去创编的兴趣。

在最后一个环节,分享故事中,我的引导还不够,集体教学活动,既要有目标的意识,有对教学活动期望效果的追求,更要关注过程的价值,让幼儿在活动中获得成长有意义的经验;既要有精心的预设,使教学活动在研究孩子、研究教材的基础上,更要给幼儿以生成的空间,并有效地回应幼儿大量不确定的生成问题。在回应孩子方面,我觉得自己做的还是非常不够的。

整个活动,孩子们都处于一种比较活跃的状态,随着环节一步步地推进,孩子自然产生了强烈的想“说”的愿望,自然达到了预设的目标。

中班教案 篇7

学习目标

学习按物品的两个特征分类。

尝试自己制定分类标准,进行分类。

活动准备

大的和小的红、黄、蓝、绿色圆形卡片、三角形卡片及正方形卡片若干块。

小篮子。

分类提示标志。

活动过程

学习领域:

形式:小组

1、出示形状卡片,请幼儿描述它们的颜色、大小和形状。

2、老师先将两个分类提示标志贴在一个小篮子上,请幼儿按照标志要求,将符合条件的卡片放入篮子。

3、将其他的分类标志两两贴在每个小篮子上,请幼儿按照形状、颜色、大小其中的.两个标准进行分类。

4、请幼儿尝试自己制定包含两个特征的分类标准,并把相应的分类提示标志贴在小篮子上,对卡片进行分类。

活动评价

能按物品的两个特征来分类。

能按自己制定的两种分类标准进行分类。

中班教案 篇8

贾志敏老师说:语文教学就是用教材这个例子来教会学生说话、写话,会表达,而非用教材来教课文;一切教学环节的设计重在围绕着语言表达来进行,而不仅仅是语言内容、思想的无限探究。崔峦老师提出语文教学要落实好“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一个中心”即以语言训练为中心,特别要加强语言的运用。“两个基本点”即培养语文能力(听、说、读、写、书);提高人文素养。所以我在教学绘本时,用好这个例子教学生会观察、如何读绘本、品读感悟绘本语言,积累语言范式,学以致用,运用文本中的表达方式写自己的爸爸,真正做到用教材来教“语文”,而非教内容。

一、指导读绘本策略方法。教是为了不要教,授之以渔不与授之以渔,我们老师要有策略方法意识,要有这个敏感度。1、猜一猜。首先我和学生一起观察图画,品读文本语言,中间让学生猜一猜,接下来绘本会画些什么,用像书上的语言进行表达,学生兴趣盎然,把自己当做作家,驰骋在想象的海洋之中,说出各种妙语连珠。2、回味绘本内容。当读完绘本时,同学们,看完书之后,我们要养成一个习惯,把书合上,想想,这本书都写了些什么呢?噢,在脑子里过一下电影,我们就发现,围绕爸爸真的好棒画了这么多的图,围绕爸爸这么多的特点,写了爸爸的棒。原来,这就是一个网络图啊。大家看,这就是你们看书的时候,放在你脑子里的网络图。你们现在用这样的方法看图画书,慢慢到了高年级的时候,就变成了一个特别好的写作提纲。3、细看印象深刻的图画,发现画中有画。我们把书合上,还要养成一个习惯,那就是,哪幅图给我的印象最深呢?我们再重新把书打开,这回可不是一页一页地翻,而是要重点看你印象深的那几幅图,再好好品味品味。现在大家说说看,哪幅图给你留下的印象深?这回再看图的`时候,可不能是走马观花了。看吧,哇,这是一只大野狼,大家好好看,画里面还藏着画,里面还有什么?这里面原来藏着《小红帽和大野狼》和《三只小猪和大野狼》的故事呢!你们发现没有,当你细细观察图画时,就会发现原来画里还藏着故事呢!看看,小红帽和三只小猪都吓得藏在树底下了,可是就像你们刚才说的那样,谁不怕?爸爸。大野狼的眼睛在瞅着爸爸呢。再看看现在的样子,尾巴藏在哪里了?:这叫夹着尾巴溜走了。我们细心看看,每幅图都有呢!引导学生细细观察图画,这时读绘本的一个重要法宝。

中班教案 篇9

综合活动:

“ 老师的节日”

形式:

集体 重点:认识教师节,了解教师的工作,增进与教师的感情。

目标:

能认识教师节的时间,知道要尊敬教师,爱戴教师。

能通过活动,了解教师工作的辛苦,增进与教师的感情。

过程:

1、 和小朋友一起讨论,了解幼儿的经验,是否知道过几天将是一个节日,那就是老师的节日:“教师节”,并记住教师节的时间是九月十日。

2、 和幼儿一起讨论,教师节的意义,并借鉴儿童节这个小朋友都能理解的节日,来理解教师节是全体教师的节日,是为了表达对教师工作的`尊重,为了爱护老师而制定的节日。

3、教师都做了哪些工作,请小朋友根据自己的亲身感受来讨论一下,你看到老师都作了什么,你感受到老师在作了什么?

4、幼儿来选择不同的方式来表达自己对老师节日的祝贺,教师也可以提供一些方式供幼儿选择,如对自己的老师说一句话,给老师做礼物、做手工、画画、做花等等。

98707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