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文章 -->
精选2023美术幼儿园教案 精选幼儿园大班美术课教案 精选2023年幼儿园重阳节教案15篇 精选最新幼儿园大班语言教学教案模板 精选幼儿园父亲节活动教案2022大班教案
推荐度:
《动物》大班教案
推荐度:
《拜年》大班教案
推荐度:
最新大班教案
推荐度:
全国爱耳日大班教案
推荐度:
相关推荐
【实用】大班教案集锦9篇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大班教案9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大班教案 篇1
设计思路:
知道10以内数的顺序和他们可以表示量是大班幼儿学习的内容,根据传统的教学方法既枯燥又没有真正的理解数的实际意义。《纲要》中体现出来的数学教育的新目标和教育价值,要求我们教师转变教育观念,在生活和游戏的真实情景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渐形成幼儿的数学感和数学意识。因此,我通过给顽皮的数字宝宝排队的情境,让幼儿在玩的过程中感知理解数的顺序,以及通过出示一定数量的动物卡片,让孩子们在认数的过程中体会数字表示量。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教师与幼儿之间、幼儿相互之间以及幼儿与材料之间,不断地进行着交流、对话,引导幼儿感受和体验事物的数量关系,帮助他们整理、归纳所获得的10以内数字,他们既可以表示数量、也可以表示顺序。
活动目标:
1、通过创设情境、游戏化的教学,让幼儿在操作中理解数的顺序和数表示数量;
2、培养幼儿从身边事物中发现数的顺序和数表示数量;
3、激发幼儿对数的兴趣,能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活动,能和生活中的情景相关联。
活动准备:
多媒体设计1到10数量的动物图片;数字卡片从1到10各两张。
活动过程:
一、情景导入,引起兴趣
谈话导入:
1.教师谈话:小朋友们,你们喜欢玩游戏吗?现在我们来玩一个手指游戏好不好呀﹗老师出手指,小朋友们说出数字,然后交换。老师说数字,小朋友们出手指,如(我说5,我出5)。
2.刚才的手指游戏真好玩,现在我们再来玩一个按数拍手的"游戏,老师说出一个数字,然后小朋友们一起拍几下手,不能多拍,也不能少拍。
二、在游戏中体验、感知数的顺序和数表示数量
1、小朋友们真能干,接下来我们要认识一下这些数字宝宝,和它们打个招呼吧。
(1)看课件,识图,说数。
(2)出示卡片,认数。,(今天,数字宝宝也来到幼儿园,想和小朋友们一起做游戏,我们快来认识一下吧﹗一边认一边零乱地贴在黑板上).
2、小朋友们看一看,这些数字宝宝很顽皮,它们到处乱跑,站得乱七八糟的,一点也不讲秩序。下面我们来给数字宝宝们排排队吧﹗(板书课题)宝宝们来和老师一起帮助这些数字宝宝们排好队、站整齐呢?(请幼儿上台操作)大家看,数字宝宝站整齐了吗?我们一起用手指数一数。(幼儿从1数到10)。宝宝们真棒,数字宝宝们站好了,宝宝们也归队了。(鼓励,奖励,提示让孩子回到位子上。)
3、老师手中还有数字宝宝呢。它们想和小朋友握握手,然后一起玩一个找位置的游戏。(请小朋友们自己上台找位置,看谁找得又快又准)大家看看它们都排整齐了吗?鼓励一下他们。现在数字宝宝要回家了,请数字宝宝1来到老师这里(让数字宝宝1回家),我们一起把其他的数字宝宝按秩序送回家去(孩子送宝宝回家,老师鼓励,奖励孩子们)。
三、在数与说中理解数的顺序和数表示数量
1、说位置。请小朋友从前往后数,说出自己坐在第几排,从左向右数是第几个,并引导孩子说出“我是第几排,第几个。”再说一说老师站在第几排,第几个。(逐一完成)
2、老师指着一个数字问:这是几?它从左边数起排在第几个?它还可以表示什么?(数量),如几支粉笔?引导幼儿说出数字既可以表示顺序,又可以表示数量。
四、教师小结,活动结束。
小朋友们,通过今天的学习活动,让我们知道了数字宝宝从1到10的顺序,还知道了数字既可以表示顺序,又可以表示数量。小朋友们回家后要告诉爸爸妈妈,你的座位在第几排第几个?你有几本书?几位老师?
大班教案 篇2
活动目的:
1、培养幼儿的辨别能力。
2、体验人多力量大,同伴间应该相互合作的情感。
3、通过活动锻炼幼儿的跳跃能力,让他们的身体得到锻炼。
4、乐于参与体育游戏,体验游戏的乐趣。
活动准备:
警察帽子数个
活动玩法:
幼儿平均分为两组,一组为"警察",一组为"小偷"。场地上,分别画两个圈为各自的"家"。游戏开始,"小偷"出来活动,四散跑开,"警察"出来捉"小偷",把"小偷"捉回"警察"的家,未被捉住的"小偷"如果跑回自己的."家","警察"就不能再捉了。
活动反思:
当天游戏中孩子们表现如我所料。孩子们十分兴奋,孩子在塑料场地上快乐地奔跑着,跳跃着,达到了设计中的目标。但我在游戏中发现,对于孩子来说,光靠警察捉小偷,很难保持孩子们的注意力。在最后一遍游戏中孩子们的兴趣有所减退,而被“警察”抓住的“小偷”,被抓后,就不能继续游戏,孩子们对这个游戏规则不能很好的理解与遵守。针对游戏中出现的问题,我想是否能创设一些情境?来更好的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激发起幼儿对游戏的兴趣,让幼儿更好的感受游戏给他们带来的快乐与趣味,很值得我深思。
音乐的设计对游戏有着很大的作用,这节游戏课,因为自己选的音乐不是很达到游戏最终的目的,导致小孩没有那种紧张、刺激的效果,整场游戏就显得不是很好玩,今后一定要吸取教训,不能忽视音乐的效果,比如:利用报警的声音,让“小偷”有紧张感,是游戏更加好玩等等。
大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作品的结构和它所表现的形象和内容,感受其快乐、活泼的音乐风格。
2.尝试听辨乐曲旋律的变化,能用身体动作来表现音乐的形象和内容。
3.感受音乐的欢快热烈的情绪。
4.通过听、唱、奏、舞等音乐活动,培养学生的创编能力与合作能力。
活动准备
1.活动前幼儿了解小鼹鼠的形态和生活习性。
2.手指游戏、《快乐的小鼹鼠》音乐。
3.《快乐的小鼹鼠》PPT。
活动过程
1.通过手指游戏熟悉音乐的节奏,引出小鼹鼠。
(1)师:小朋友们,现在请伸出双手跟老师来做一个“切土豆请客”的手指游戏,(边说儿歌边示范)拿出圆圆的土豆(右手空心拳),放在盘子里(左手摊平)。拿出菜刀(右手伸出做刀状),我们一起切土豆,切切、切切、切切、切,哧哧哧哧、哧,哧哧哧哧、哧,(带幼儿做三遍)。土豆切好了,让我们来做土豆泥吧。捶捶、捶捶、捶捶、垂,哧哧哧哧、哧,哧哧哧哧、哧,(带幼儿做三遍)。
(2)师:土豆变成土豆泥了,哇,好香啊!这么香的土豆泥把谁引来了?
(3)出示课件,幼儿回答:小鼹鼠
2.整体欣赏音乐。
(1)师:森林里住着一群小鼹鼠,他们要出去郊游,现在小朋友们来听听他们在郊游的途中发生了什么事情?
(2)完整欣赏第一遍音乐,教师加入手指表演。提问:小鼹鼠们在途中发生了什么事情?
3.分段欣赏,进一步感受作品的内容,并启发幼儿用动作表现。
(1)乐段A
边讲述故事边用手指表演:森林里住着一群小鼹鼠,他们排着队去郊游(立起右手食指和中指在左手手心做走路状)可是总有一些调皮的小鼹鼠离开队伍,但到最后他们还是会回到队伍中来,(用手指从手心上走到肩膀,再从肩膀回到手心),因为一个人走非常危险。
引导幼儿随着A段音乐做动作。
(2)乐段B
突然,他听到一个可怕的声音,会是谁呢?(幼儿自由回答)好像是狮子的声音,好像又不是,整整队伍继续往前走。小鼹鼠们在一个小土坡上突然滑了一跤,一下子滑下去了。现在小朋友们来学学滑到的动作,滑到后看哪个小朋友最勇敢,第一个爬起来。(孩子做摔倒状)
(3)乐段A
小鼹鼠们继续排着整齐的队伍往前走,调皮的小鼹鼠还是会离开队伍,但到最后又回到队伍中。(教师边表演边讲述,并请幼儿随音乐做动作)
(4)乐段C
他们来到一片草地上,草地上有美丽的大蝴蝶跳舞(鼓励孩子用优美的姿态表现音乐),玩到天黑,大狮子要出来了,小鼹鼠们急急忙忙的回到家。
4.教师带领幼儿完整随音乐做动作,提问:小鼹鼠除了在肩膀上走,还可以走到身体的什么部位?(头顶、腰上、腿上、脚上等)
5.幼儿随音乐做自己创编的`动作。
6.游戏:快乐的小鼹鼠。
(1)请小朋友们扮演小鼹鼠,老师扮演鼹鼠妈妈,一起随音乐去郊游。规则:小鼹鼠跑出队伍后要能随音乐跑回来。
(2)在老师的引领下,幼儿随音乐表现快乐的小鼹鼠。
教学反思:
《快乐小鼹鼠》是一首朗朗上口又简单有趣的儿歌,饭前带孩子一起学习,发现孩子们非常喜欢,念了三遍,孩子们就都会了。在自由活动时间里,常常听到孩子们一边玩嘴里还念叨着这首儿歌。一次偶然,我看到幼儿带着几个小朋友围在一起做游戏,玩得很起劲的样子。于是,我凑上前去,发现他们很有智慧的将儿歌的最后一句进行了改编,杨栋在念儿歌,其他的孩子则根据儿歌要求伸出了指定的身体部位,在比谁动作快又准确。再者孩子们快乐的游戏着。
大班教案 篇4
设计意图
幼小衔接活动规则是保证幼儿愉快生活、交往、学习而定的。我们在进行幼小衔接工作中了解到:不少幼儿入学后易兴奋、缺乏自制力、较自由散漫,不能遵守日常学习生活中基本的社会行为规则。因此我们把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和执行规则的能力作为大班教育的重点工作之一。我以此活动为切入口,设计了系列关于规则培养的主题活动,运用多种方式引导幼儿认识、体验并理解基本的社会行为规则,逐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活动目标
1.学习整理活动用具,保持环境的整洁有序。
2.理解并遵守日常生活中基本的行为规则,逐步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
3.积极参与游戏活动,并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
1.情景创设 杂乱无章的整理区,音乐《劳动最光荣》。
2.超级大转盘 游戏。
3.“迷宫”:自制棋类。
“垂钓区” :小鱼、鱼竿。
“图书吧”:自制图书。
活动过程
师:今天,我代表丫丫游乐园给小朋友送来一封邀请函,邀请小朋友去参加“智勇大冲关”游戏。你们准备好了吗?好了,那我们现在就出发!
1.我是整理小能手。
放音乐,来到第一关。
师:我们的第一关到了。
场地布置:杂乱无章的场景。
第一关:我是整理小能手。
闯关要求:请小朋友把物品有序归位。
师:现在闯关开始。
放音乐《劳动最光荣》,整理。
师:请整理完的小朋友坐在座位上休息。
现场采访:请问你刚才整理了什么物品,怎么整理的?
我要检查一下,看看小朋友能不能闯过第一关。
这里现在整洁有序,说明我们小朋友很能干。我们给自己鼓鼓掌。
我现在宣布:我们第一关闯关成功。
2.游戏《超级大转盘——谁对谁不对》。
师:我们现在向第二关进发。
放音乐,来到第二关。
师:我们第二关是《超级大转盘》,闯关规则:转动大转盘,当转盘停止时,指针指到数字几,就打开旁边相应的数字几的图画,并按照图画上回答问题的方式,说一说“谁对谁不对”。
教师示范第一次,请小朋友仔细观察,图中的小朋友做得对不对,为什么?
师: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有序排队,物品归位,轻拿轻放,节约用水,不大声喧哗,不乱扔垃圾,应该互相谦让。
师:现在我宣布,我们第二关闯关成功。
3.我是文明小公民。
师:我们现在向第三关进发。
放音乐,来到第三关。
师:我们第三关是《我是文明小公民》,里面有三个活动项目,即图书吧、垂钓区、迷宫。
闯关规则:请小朋友分成三组分别参与三个活动项目,分组讨论各自活动项目应该遵守的行为规则,并在游戏中遵守规则。
讨论结束,请每组选派一名代表发言。
幼儿分组游戏,遵守基本的行为规则。
迷宫:各种棋类。
遵守规则:有序排队,轻拿轻放,互相谦让,不大声喧哗,友好竞赛,乐于合作,物品归位。
图书吧:自制图书。
遵守规则:有序排队,轻拿轻放,保持安静,不损坏书籍,友好交换,物品归位。
垂钓区:鱼钩 小鱼。
遵守规则:有序排队,轻拿轻放,不大声喧哗,物品归位,互相谦让,合作分享。
师:第三关闯关时间还有2分钟,请小朋友做最后的整理工作。请整理好的.小朋友坐回座位,我要检查闯关结果。
教师简单评价。
宣布:第三关闯关成功。
4.结束冲关,发奖牌。
师:小朋友在刚才的闯关游戏中都做得不错,都能遵守游戏规则,我现在宣布我们的智勇大冲关全部闯关成功。每人获得一枚奖牌。我们一起去把这个好消息告诉我们的好朋友吧。
活动反思
1.课程设计打破了学科界限。我们组织的活动都是以主题的形式呈现,课程设计自然,整个活动,从情景的不断深入到材料的逐步投放,过程的开展都是环环相扣、自然过渡,渗透了操作、合作、挑战等各方面能力的发展。随着闯关情景的不断深入,幼儿的心境也紧紧地投入其中,其能力和规则意识在活动中都得到了潜移默化的发展。
2.紧扣目标,层层深入。活动的各个环节都紧紧围绕目标展开,一环扣一环逐步深入,孩子们在操作、尝试、讨论、合作的过程中,整理了活动用具,理解并遵守了日常生活中基本的行为规则,逐步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
3.关注幼儿最近发展区。整个活动过程,一步步提高要求,让幼儿跳一跳就能够得到,在一步步的挑战中感受游戏的乐趣,并在孩子取得成绩时,及时表扬,充分肯定,让孩子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产生积极愉快的情绪体验。
4.活动内容选择生活化。本次活动的内容是根据幼儿的兴趣、经验和接受能力来选择的,从幼儿生活实际出发,让幼儿在活动中进一步扩展了生活经验,真正体现了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生活的主题教育理念,更有效地促进了幼儿身心全面和谐的发展。
大班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了解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知道印刷术、指南针、火药和造纸术的名称及其作用。
2、通过分组答题培养幼儿大胆讲述的能力。
3、激发幼儿作为一个中国人的自豪感。
重点、难点
重点:知道四大发明的名称及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难点:能运用已有经验大胆讲述。
活动准备
1、四大发明的图片。
2、幼儿有一定的.生活经验。
3、分组红绿两队、红心卡片。
活动过程:
一、分组竞赛激发参与的兴趣:
让幼儿自由择队分成红、绿两队,明确竞赛规则。
二、教师逐一出示图片,让幼儿根据已有经验回答问题。
1、教师:“这是什么?”“人们在什么时候用到指南针?”
“如果没有指南针我们的生活会怎么样?”
2、教师:“这是什么?”“什么地方要用到火药?”“没有火药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
3、教师:“这是什么?”“你在那里看见过?”“我们的生活中有什么地方用到印
刷?”
4、教师:“这是什么?”“古代的人没有纸的时候用的是什么?”“纸是怎么造出来的呢?”
三、小组讨论:
“古代人发明这些东西他们怎么样?作为一个中国人觉得怎么样?”教师小结:“我们的古代人很聪明,创造出了四大发明,这些东西对当时,和我们现在都有非常大的作用。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也都觉得很自豪,希望小朋友好好学习,将来能发明出更多更有用的东西来。”
四、师生共同统计竞赛结果,对幼儿的表现给予肯定。
大班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能大胆选择材料,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创意装饰盒盖。
2、组合作品,变成一组完整的玫瑰花的画面,体验成功的愉悦。
3、根据色彩进行大胆合理的想象。
4、能展开丰富的想象,大胆自信地向同伴介绍自己的作品。
【活动准备】
盒盖,双面胶、浆糊、轻音乐、各类美工材料(自然材料、生活材料及废旧材料等)、绿色纱做的大花托、花茎、玫瑰花一朵。
【活动过程】
一、激发兴趣
1、在“送你一朵玫瑰花”的音乐声中,教师和幼儿一起跳舞,激发游戏兴趣。
2、出示玫瑰花,“今天我在跳舞时特别开心,你们看,我也有美丽的玫瑰花。你们觉得我的花好看吗?”
3、组合盒盖:“看,这也是一朵玫瑰花。”“我也想变得很美丽,小朋友,你们可以帮帮我吗?”
“你会怎样帮我打扮呢?”
二、观察材料,设想创意
1、幼儿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一类材料,说说自己的创意。
2、看看老师的范例,说说自己的感觉。
三、提出创作要求
1、个人或分组,拿盒盖,选材料。
2、有序装饰,选择合适的"黏贴材料。
四、创意装饰,教师指导。
重点:
1、装饰材料的和谐,色彩的搭配。
2、装饰画面的完整。
五、组合展示
1、组合盒盖,变成一朵大的玫瑰花,体验成功的快乐。
2、互相欣赏各块的特色,感受美术的多样性。
反思:
1、材料:盒盖大小要统一,自然材料选择2种,多了杂。
2、创意方式:选择一种美术方式(立体手工)进行装饰,单个作品也要有美术的技能渗透,组合作品时效果会更好。
3、评价:孩子的装饰都偏重色彩的鲜艳,但是缺少整体的协调。
小百科:玫瑰原产地中国。属蔷薇目,蔷薇科落叶灌木,枝杆多针刺,奇数羽状复叶,小叶5-9片,椭圆形,有边刺。
大班教案 篇7
活动设计背景
为了让幼儿理解变大变小的过程,利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气球感受大小的变化。同时配上音乐,培养幼儿肢体动作的协调能力。
活动目标
1、知道生活中有许多东西可变大变小。
2、感受音乐高度和强度的不同,用肢体动作表现事物的.大和小。
3、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4、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事物变大变小的过程。
2、音乐和动作的协调能力
活动准备
1、一段能表现音乐高度和强度不同的音乐
2、大米、爆米花、气球。
活动过程:
一、说一说:什么东西大?什么东西小?
1、教师:你觉得什么东西大?什么东西小?
2、教师:有什么东西可以变大变小?
二、感受音乐,用动作表现大和小
1、教师出示气球。
教师:这是什么?如果我们给气球里打气,它会变成怎么样?如果我们把气球里的气慢慢放掉,它又会变成怎么样?
2、教师操作,幼儿观察。
3、师:如果你是一个气球,你会怎么变?请个别幼儿当“气球”,教师和其他幼儿共同为他“打气”“放气”。幼儿尝试用身体动作表现气球变大变小。
4、倾听音乐,区分不同的音乐高度和音乐强度。
教师:现在我们配上音乐来为气球充气,听一听哪一段音乐是在为气球打气,让它变大,哪一段音乐又是在让气球漏气,越变越小。
5、幼儿两两合作,根据音乐表现气球变大变小。
三、玩玩尝尝,在游戏中感受大和小
1、教师出示大米粒。
教师:这是什么?看上去怎样?(小小的,白白的)它会变大吗?知道它变大叫什么吗?(教师出示爆米花)
2、幼儿讨论:大米是怎样变成爆米花的?
3、游戏:爆米花
幼儿扮演一粒小小的大米,用身体动作表现撒上油、糖、奶油,放进爆米花机器中旋转加热,噼噼啪啪成为爆米花。幼儿品尝爆米花。
延伸活动
教师投放各类可变大变小的游戏材料,幼儿按兴趣进行选择。如:气球、拉花、橡皮筋等。
教学反思
我准备的教具是幼儿常玩的气球、常吃的爆米花,老师一出示幼儿的学习兴趣很高。我抓住了幼儿边玩边学的特点,配上音乐让幼儿用肢体动作感受气球变大变小的过程,能实现活动的目标。不足之处是音乐和动作配合得不是很好,这需要多次训练才行。
大班教案 篇8
一直以来,自己对于科学活动的设计和组织有着很多的困惑,我认为,教师在组织科学活动之前,首先对于相关内容应该事先做好功课,对于一些科学现象能够自己做到心中有数,在组织活动的过程中,语言应该做到精确、简练、严谨,而这些也都是自己还需要进一步改进的。还有一点也是最重要的,在组织活动之前,我们应该充分考虑本班幼儿的实际水平,从他们的经验出发,来设计活动,如在组织大班科学活动《谁轻谁重》这一科学活动时,我为每组各提供一个天平,接下来在环节的推动下引导幼儿在称重、比较的过程中感受物体的轻重关系,在活动的过程中,我发现,因为是一组一个天平,导致班级中大部分幼儿不能充分参与到科学操作的环节中,他们充当了观察者的角色,而没有真正参与到实验的过程中,而且,看天平比较轻重这个环节放在大班是否合适?显而易见,对于大班孩子的能力来说,还是太显简单了,所以,活动之后,我对此活动进行了一次反思,教师可以为每个幼儿提供硬纸条(或者KT板条)各一份,上面写好数字“12345、54321”,在引导幼儿自己参与到活动操作的过程中,逐步比较两个物体间的轻重,并引发幼儿思考:有什么办法可以让轻的变重?等问题。
活动目标:
1、欣赏视频,了解蚯蚓的更多秘密,激发探索欲望。
2、通过科学实验进一步了解蚯蚓的生活习性。
材料准备:
1、有关蚯蚓生活习性的视频
2、潮湿、干燥的泥土各六盘,蚯蚓六只
3、记录纸人手一份、笔
指导要点:
游戏指导重点应该引导幼儿在欣赏视频的过程中,逐步了解关于蚯蚓的其他生活习性,激发探索欲望,为接下来的"实验做准备。“实验并记录”是游戏的难点,教师在幼儿操作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在一边静静观察,当幼儿之间遇到问题或者有争执的时候,可适时介入,发现现象总结的时候,教师自身的语言应该做到严谨、简洁、准确。讲评也是一个关键,毕竟科学区参与的只是班级中的个别幼儿,有必要可以请这部分中能力较强的孩子在集体前实验,激发更多孩子探索的欲望。游戏应该有一定的递进性,所以,教师可根据班级中孩子的游戏情况适时增减游戏内容,根据幼儿需求来开展。
实施步骤:
1、播放视频,激发探索欲望
师:上次课上,我们已经对蚯蚓的基本特征有了一定的了解,今天老师这里为大家准备了一段关于蚯蚓的视频,请你们先来看一看,让我们了解到蚯蚓的其他秘密吧!
2、讨论自己看到的
幼儿之间相互讨论自己从视频中所了解到的其他秘密,相互之间说一说。
3、通过实验进一步了解蚯蚓
问题一:蚯蚓为什么喜欢生活在土里
实验一:蚯蚓喜欢黑暗or光亮?
教师为幼儿准备一个手电筒,一盘潮湿的泥土,以及一只蚯蚓,请大家将蚯蚓和泥土分开,并用手电筒照蚯蚓,观察其反应,并记录
结论:原来蚯蚓喜欢黑暗的环境
问题二:蚯蚓喜欢生活在什么样的土里?
实验二:蚯蚓喜欢干燥的or潮湿的泥土?
教师为幼儿准备一盘干燥的泥土和一盘潮湿的泥土,,把蚯蚓放置在中间,观察蚯蚓的最终去向,并记录。
结论:原来蚯蚓喜欢潮湿的泥土,不喜欢干燥的泥土
4、总结
师:在今天的游戏中你发现了什么?
你了解了关于蚯蚓方面的什么知识?
你还有什么想了解的吗?明天我们游戏可以再试试。
反思分析:
每当下雨过后,我带着孩子来到操场上时,总会发现一些蚯蚓,当孩子们发现这些蚯蚓的时候,他们完全没有丝毫害怕,从他们的表现来看,他们对蚯蚓充满了好奇?“咦?是蚯蚓,大家快看,是蚯蚓”……听到这样的呼唤声,越来越多的小朋友跑过来观看,大家围在一起看着、说着、笑着。另外,这个区域游戏应该建构在“认识蚯蚓”的基础上,幼儿对于蚯蚓的基本特征应该有一定的生活经验。
大班教案 篇9
活动目标:
1、尝试用多种方法让扑克牌站起来,初步感知影响结构稳固的主要因素。
2、通过改变扑克牌的形状、增大支撑面来造高楼。
3、学习记录操作结果并乐意在集体面前表达自己的想法。
重点难点:
尝试用多种方法让扑克牌站起来,了解可以通过改变扑克牌的形状、增大支撑面增强结构稳固性。
活动准备:
废旧扑克牌若干、塑料筐、操作台、大记录、小记录纸、课件。
活动过程:
一、探索一张扑克牌站立
1、出示扑克牌。
指导语:瞧!老师手上的是什么?(扑克牌)今天,这张扑克牌想站立在桌上,你有什么办法?那请你拿一张扑克牌大胆试一试吧!
2、幼儿自由探索。
教师巡回观察。
教师和幼儿讨论交流:你是用什么方法让扑克牌站起来的?
讨论:为什么扑克牌能站起来?(幼儿讨论其原因并演示扑克牌及课件)
3、教师小结。
4、改变扑克牌形状的方式自由探索并记录操作结果。
(1)幼儿探索多种方法使扑克牌站立。
(2)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3)教师和幼儿讨论交流,总结经验。
讨论:想出了哪些好办法?
二、探索建构一幢稳固的房子。
1、4张牌搭建房子,要求"稳"。
(1)幼儿动手搭建,教师巡回指导。
(2)幼儿操作完,教师将幼儿作品展示并总结稳的方法。(教师选有对比性的作品拍下来进行评价)
(3)讨论:如何让你的房子更稳呢?(幼儿回答)
(4)师小结(结合图片):房子的支撑面越大,房子越稳固。
2、任选扑克牌搭建,要求"又稳又高"。
(1)幼儿动手搭建,教师巡回指导。
(2)幼儿操作完,教师带领幼儿饶一圈参观,进一步感受稳的"方法。
讨论:谁搭的高楼又稳又高?(请幼儿介绍自己的经验)小结:原来,我们通过改变了扑克牌的形状,同时使房子的支撑面变大,这样我们的房子就会盖得又稳又高。
(3)帮助个别幼儿重建房子,便房子更稳更高。
三、欣赏着名扑克建筑。
出示美国人布莱恩搭建了世界上最大最高的扑克楼房。
提出要求:下一次我们用更多的扑克牌搭建更高更大的房子,好吗?(好)好!我们一起再来欣赏一下我们建造的小区吧。
活动延伸:
1、将扑克牌投放到区域中,不借助辅助材料,鼓励幼儿自由探索出更多"用扑克牌搭建得又高又稳"的方法。
2、鼓励幼儿回家与爸爸、妈妈一起用扑克牌探索出各种有趣的玩法。